演替顶极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9-01 属于: 中国资源科学

植物演替的最后阶段,或称为顶极群落。顶极群落学说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①美国F.E.克里门茨提出的植物演替的单元顶极学说。他认为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将会聚为一个单一的、稳定的、成熟的群落,即顶极群落。这种顶极群落只取决于气候,如果有充分的时间,任何地形、母质、土壤条件下,都将趋同于单一的群落。②20年代A.G.坦斯利提出的多元顶极学说。他认为虽然演替有趋同性,但这种趋同是不完全的、部分的。所以在一个地区除存在气候顶极外,还会由于不同的地形、土壤、火干扰、放牧干扰等的不同而存在地形顶极、土壤顶极、火烧顶极和动物顶极等。③50年代R.怀特克提出的顶极格局学说。他认为植被是一个连续体,演替的结果是不同顶极群落的综合格局。尽管经历了不同阶段,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强调群落发展的预定性,强调群落发展最后有一个稳定的状态。

尽管对顶极群落学说存在着批评,但是不少人仍然认为顶极群落学说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对我们认识植物演替有积极的意义。顶极群落学说的主要贡献是:①它指明了演替系列群落和自我维持群落之间在稳定性上存在着现实的、重要的差别。②通过选择具有一个共同顶极群落的地段,可以为比较演替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并为实际经营措施提供一个基础。③可为鉴定特定的物理环境,确定气候和土壤变化,提供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