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历史大事记(秦至清朝时期)
秦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统一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海南岛属象郡外徼。西 汉
武帝至平帝间(公元前140~5年) 西汉王朝多次派官员出使东南亚和南亚各国进行国际交往和贸易活动,首次开辟了南海航线,航行途中发现并经过南海诸岛。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武帝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率兵平定南越,以其地置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7个郡。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汉武帝平服南越后,遣军渡海,在海南岛设立珠崖、儋耳两郡,隶属交趾部刺史。珠崖郡下领瞫都、玳瑁、珠崖(相当于今之琼山县、海口市)、苟中(今澄迈县)、紫贝(今文昌县)、山南(今陵水县)、临振(今三亚市)6县,郡治在东潭都石陵村(今琼山县龙塘镇东潭村,一说在旧州);儋耳郡下领乐罗(今乐东县)、九龙(今东方县)、至来(今昌江县)、儋耳(今儋县)4县,郡治在儋耳县高麻南滩浦。形成海南岛的环岛实治建置。从此,今海南正式列入西汉版图。西汉朝廷派地方官员巡视今南海一带水域。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 珠崖太守孙幸,大肆扩征广幅布,上贡朝廷,黎族民众不堪其苦,聚众造反,攻破郡城,杀死孙幸。其子孙豹自领郡事,率兵镇压,黎族人民起义失败。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 昭帝依贾捐之议,撤销儋耳郡并入珠崖郡。 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 珠崖郡有3个县民众起来反抗官府。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 珠崖郡9个县民众起来反抗官府。 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 珠崖郡民众起来反抗朝廷。当年四月,宣帝派遣护军都尉张禄率兵围击。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 珠崖郡民众反抗朝廷。朝廷派兵镇压,各县人民反抗更加强烈,数年不能平定。 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 春,珠崖郡山南县造反,之后,各个县都反叛,连年不定。三年春,元帝采纳贾捐之的建议,罢弃珠崖郡。设立朱卢县(都尉治),属合浦郡。东 汉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 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平定交趾,抚定朱崖,撤销朱卢县,复设珠崖县,仍隶属合浦郡,督于交州。 永平九年(公元66年) 儋耳降附,张奋来朝上寿。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 儋耳慕义到朝廷上贡,东汉明帝以僮尹为儋耳太守。 同年,根据潮水涨退的自然现象,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第一次将今南海称为“涨海”。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 明帝以儋耳太守僮尹为交趾刺史。三国·吴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 改合浦郡为珠崖郡,下领珠官、珠庐2县。 赤乌五年(公元242年) 七月,吴大帝孙权授命将军聂友为珠崖太守、校尉陆凯为儋耳太守,领兵讨伐珠崖、儋耳,事平后复设珠崖郡,治所在徐闻,下领徐闻、朱庐、珠官3县,隶属交州。晋
泰始元年至太康三年(公元265~282年) 文学家左思撰《吴都赋》写到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云“穷陆饮木,极沉水居”。裴渊在其《广州记》中记载了南海的全日潮和半日潮。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撤销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改朱卢县为玳瑁县。合浦郡下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撤销珠官县。合浦郡遥领今海南地。南 朝
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 1月,在交州复立珠崖郡,郡治所在徐闻,遥领海南地。不久又撤销,并入合浦郡,划归越州管辖。“涨海”(即今南海)在宋水师巡逻之内。 公元479~502年齐仍袭宋制。 梁大同年间(公元535~545年) 儋耳千余俚峒自愿归附南越首领冯冼夫人。冯冼夫人请命于朝,在已废之儋耳郡故地立崖州,治所仍在义伦,隶属于广州都督府。 陈永定年间(公元557~559年) 冯冼夫人遣子冯仆率岭南诸首领归顺陈朝,陈沿梁建置,设崖州,州治所在义伦(即在今儋县三都镇旧州坡),隶属于广州刺史。 陈至德年间(公元583~586年) 冯仆去世。公元589年,陈亡,岭南各部落供奉冯冼夫人为“圣母”,崖州建置稳定,辖区为儋耳故地。隋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 隋文帝遣裴矩为使者来南越安抚诸州,冯冼夫人亲自迎接,并载诏书,自称使者,巡视岭南十余州。 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 隋文帝为表彰冯冼夫人安抚岭南,归顺朝廷有功,赐临振县汤沐邑1500户,追赠其儿子冯仆为崖州总管。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改崖州为珠崖郡,治所在舍城县颜村。同时设置颜卢县、澄迈县、武德县、义伦县、毗善县、昌化县、吉安县、感恩县、宁远县、延德县10个县,珠崖郡管辖义伦县、感恩县、颜卢县、毗善县、昌化县、吉安县、延德县、宁远县、澄迈县、武德县10个县,有19500户。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析出珠崖郡一部分,增设儋耳郡、临振郡2个郡。同时增设临川县、陵水县2个县。至此,隋代在今海南境内有珠崖郡、儋耳郡、临振郡3个郡、12个县。3个郡均属扬州刺史部。珠崖郡治所在颜卢县,领颜卢县、澄迈县、武德县3个县;儋耳郡治所在义伦县,领义伦县、毗善县、昌化县、吉安县、感恩县5个县;临振郡治所在宁远县,领宁远县、临川县、延德县、陵水县4个县。 十二月,珠崖人王万昌举兵作乱,朝廷派陇西太守韩洪平叛。之后万昌弟仲通再反叛,朝廷又诏韩洪平定。唐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 汉阳太守冯盎(冯冼夫人之孙)将其管辖的番禺、苍梧、珠崖地域降附唐朝。唐高祖析其地设高、罗、春、白、林、崖、儋、振8州,其中崖、儋、振在海南岛。同年改武德县为平昌县、颜卢县为颜城县、毗善县为富罗县(一说为富乐县),并吉安县人昌化县。崖州下领颜城、澄迈、临机、平昌4县,儋州下领义伦、昌化、感恩、富罗4县,振州下领宁远、延德、临川、陵水4县。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 崖州、振州、儋州3个州隶高州总管府,属广州总管府管辖。同年析儋州的富罗县,增置临机县,属崖州。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 置崖州都督府,是海南最早的统一行政领导机构,统领崖州、儋州、振州3个州、12个县,崖州都督府隶广州中都府,仍隶属岭南道。同年,改颜城县为舍城县;析舍城县,置琼山县;改平昌县为文昌县;析昌化县,置吉安县。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析延德县,置吉阳县。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 割儋州归岭南道广州中都府管辖。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 析文昌县,增置万安县、富云县、博辽县3个县。同年,析出崖州的琼山县,增置琼州,隶属崖州都督府。 是年。琼州设立后,万安县、富云县、博辽县3个县归琼州管辖。琼州初领琼山县、万安县、富云县、博辽县4个县,后割崖州的临机县属琼州。至此,唐代的海南建置由3州12县增至4州、18县。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 废琼州,原琼州的属县归崖州管辖,不久,又复置琼州,领原属县。同年,析琼山县、澄迈县,置曾口县、颜罗县、容琼县3县,归属琼州管辖;划万安县、富云县、博辽县3个县隶属崖州。 永徽元年至乾封二年(650~667年) 李善注释《吴都赋》中的“饮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其“渚”即指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岛上居民以椰子汁为饮料。宣宗大中四年至十四年(850。860),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在《境异》篇中也记“木饮洲,珠崖一洲,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其地指南海诸岛。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 韩瑗(副宰相)因谏言忤逆朝廷,被巫奏与宰相褚遂良图谋不轨,被贬为振州刺史。显庆三年到振州,显庆四年病故。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 析容琼县,置乐会县,归琼州管辖。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 划出崖州的万安县、富云县、博辽县3个县,加上振州的陵水县,共4个县,增置万安州。万安州领万安县、富云县、博辽县、陵水县4个县。至此,唐代今海南境内共设5个州、22个县。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 黎族人民不堪官吏压迫和剥削而举行武装起义,坚持了一百多年。琼州城与琼山县、曾口县、颜罗县、容琼县、乐会县一起均曾被起义军攻陷。(一说乾封二年)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 改临机县为临高县。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 徙万安州治所到陵水县(一说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同年,省崖州的舍城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改崖州为珠崖郡,改琼州为琼山郡,改儋州为昌化郡,改振州为延德郡,改万安州为万安郡。增置落屯县,属延德郡。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 七月,鉴真与日本僧荣睿、普照等第五次东渡日本,中途迷航,遇大风在海上漂流,于11月漂流至振州(今三亚市)。次年从振州出发经万安郡到达崖州,再经澄迈县石躩港(今马村港)渡海北上扬州。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 改延德郡为宁远郡。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 改万安郡为万全郡,县也称万全。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复琼山郡为琼州、昌化郡为儋州、珠崖郡为崖州、宁远郡为振州,万全郡为万安州;废吉安县,置洛场县,属儋州。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 万安州州治所移回万全县,同时将万全县名改为万安县。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 十月。岭南节度使李恢收复琼州及琼山县、曾口县、颜罗县、容琼县、乐会县5个县。罢崖州都督府,置琼州都督府(下等都督府),隶于广州经略使(岭南五府经略使,治所设在广州)。李恢任都督兼5州招讨游奕使,琼州都督府领琼州、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5个州、23个县。海南称“琼”自此开始。琼州自乾封元年(666年)被攻陷,至贞元五年(789年)收复,共123年。此时,海南有琼州、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5个州、领23个县。 贞元七年(公元791年) 省容琼县入琼山县。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 岭南节度使赵昌不畏渡海艰险,经常来往大陆和海南,深入边陲地域,安抚民众,琼州都督府下辖之琼、崖、儋、振、万安5州峒俚人相继归附,送上5州62峒归降图。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 宰相李德裕(河北赵县人)被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正月到达贬所,十二月病死,终年63年。李德裕在仓皇颠沛之中,犹著述数十篇,书名为《穷愁志》。 咸通三年(公元862年) 琼州都督府隶属岭南西道。 咸通五年(公元864年) 辛、傅、李、赵四将奉命率兵抵琼,深入黎峒,镇压黎族起义,擒拿起义首领蒋璘等人,即于琼山县南境黎峒置忠州,隶属安南都护府。屯兵7年,死亡过半,于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还兵,随即撤销忠州建置。 是年,唐代朝廷将“涨海”(今南海)列入政治版图,划归崖州都督府(后为琼州都督府)的振州和万安州管辖。五代十国·南汉
海南岛归属南汉统治。南汉琼州省颜罗县、曾口县2个县,儋州省富罗县,万安州省富云县、博辽县2个县,振州省延德县、落屯县、临川县3个县,共省8个县。琼州的临高县划归崖州管辖。南汉时在今海南境内设有琼州、崖州、儋州、万安州、振州5个州、14 个县。北 宋
开宝四年(公元971年) 宋太祖派兵平南汉,琼州、崖州、儋州、万安州、振州5个州、14 个县归顺。同年四月,崖州、儋州、万安州、振州4个州的水运转运事务由琼州知事兼管,琼州州治所从白石都(今琼山县旧州镇旧州管理区旧州村)迁移到今琼山县府城镇。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 废崖州,以其地入琼州,原崖州管辖的舍城县、文昌县、澄迈县、临高县4个县归琼州管辖。同时改振州为崖州(崖州治所设在今海南岛南部的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废洛场县。至此,在今海南境内设有琼州、儋州、万安州、崖州4个州、13个县。 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 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改义伦县为宜伦县。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 宰相卢多逊被流配崖州,雍熙二年(985年)病亡于崖城镇水南村,享年52岁。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琼州、儋州、万安州、崖州4个州,改隶属广南西路。 真宗年间(公元998~1022年) 张歧任琼州知府,根据海南台风多、破坏性大的气候特点,向群众传授建造房屋的方法,以求减少台风带来的灾害。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 黎母山不断发生互相仇杀、抢劫,琼崖等州同巡检王钊委托当地首领捕行凶作恶者,全部归还所劫的财物,以及偿命的财物,然后杀鸡饮血发誓,以示和好,再将作恶的人放归回家。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 宰相丁谓(苏州人)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丁谓在崖州教民读书著文,日赋一诗,诗集称《知命集》。 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 琼州知州宋守之在州城先圣庙教学生读五经,购置学田资助学生伙食。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琼州知州宋守之在琼山县城东南隅建立琼州儒学,为海南兴办第一所高等级学府。 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 琼州36峒统领王二娘归顺朝廷,她控制36峒,派人到各个隘口守卫。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 省舍城县入琼山县。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 以琼州为琼管安抚司,总领今海南地域,直接管理原州的属县。降儋州为昌化军,万安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琼管安抚司为全岛军政最高机构,治所在琼州,隶属广南西路经略司。同年,废吉阳县为藤桥镇、废宁远县为临川镇,隶属珠崖军。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 降陵水县为镇,并入万安县,降昌化县和感恩县2个县为镇,并入宜伦县。(一说在熙宁六年)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黎族黄婴率众起义,朝廷下诏广南西路派兵镇压。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 琼管安抚司隶属广南西路。同年,复置昌化县、感恩县、陵水县。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 二月,苏轼被朝廷贬为琼州别驾,移昌化军安置。四月十九日,苏轼自惠州启程南下,六月到达琼州,七月初二抵达昌化军。 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7年) 古革(嘉应州人)任琼州教授,教诲士子认真耐心,邻近地区也有很多黎族百姓送子弟到学校读书。 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 昌化军使张中为苏轼讲学方便,在旧城东建“载酒堂”。苏轼于此自编“经义”,弘扬中原文化,使儋州地区成为当时海南文化教育中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张书信由广东市舶提举调任琼管安抚大使,在琼建立弓箭社,不论家业大小,每户出一人,经过互相推荐选择家资武艺都为众人心服的人为社头,次为副社。如果有警报,社头立即率领弓箭手准备作战,震慑四方。 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 广西安抚使王祖道抚定黎区907峒,丁口共64000人,开通道路1200余里。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 琼山人姜唐佐中举,为海南第一个举人。 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 在珠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置延德县。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 六月,朝廷依提点刑狱王祖道奏请在感恩县黎峒境内置镇州(今东方市中方村),设靖海军节度。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 割出琼州的乐会县入万安军,后复隶琼管安抚司。昌化军高麻都(今儋州市三都镇)人符确,在京城考中进士,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十二月,撤销镇州,罢去节度,以其地域及军额归琼州。同年,撤销延德军,其地并入感恩县,隶属昌化军;撤销通远县为通远镇,隶属珠崖军。 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 改珠崖军为吉阳军。 宣和(公元1119~1125年)中 改琼管安抚司为琼管安抚都监,加管辖“万里石塘”(即今南海诸岛)。南 宋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李纲被贬为万安军编管。次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抵琼管,宿琼管(今府城)华远馆。三天后遇赦,于十二月十五日渡海北返。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
复置宁远县,同时升藤桥镇为吉阳县,以军使兼知县事,2个县均隶属吉阳军。同年,废万安军为万宁县、昌化军为宜伦县;吉阳军为宁远县,隶属琼州。此时,琼管安抚都监领琼山县、澄迈县、文昌县、临高县、乐会县、宜伦县、昌化县、感恩县、万宁县、陵水县、宁远县、吉阳县12个县。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
宰相赵鼎被秦桧诬陷,贬为清远军节度使。十二年(1 142年) 九月移吉阳军(今三亚市)安置。在吉阳军水南村绝食身亡。直到宋孝宗时才获昭雪。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
恢复万安军,仍下领万宁、陵水2县;恢复吉阳军,仍下领吉阳、宁远2县,随后又改万宁县为万县。
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
复设立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3个军,以原属县还隶属军管辖。万宁县复名为万安县(一说在绍兴十三年)。
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朝廷力主抗战,请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以谢天下,被秦桧报复。十八年(1148年)十一月贬吉阳军(今三亚市)编管。
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
设立琼州市舶司,隶属广州市舶司,为琼海关之雏形。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
五指山黎峒峒首王仲期带领附近10峒1800人口归附官府,并绘制黎峒分布图上报经略司。
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
琼州韩壁上书朝廷,请求免海南差役,依照海北改行雇役。朝廷令广南西路监司差官询问海南4州军之民意,皆以为便。朝廷遂在海南改行免役法。
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
乐会县白沙峒黎王邦佐等500人反抗官军。保义郎陈升抚降其众,俘获林智福等人。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吉阳知军周康派“熟黎”进入深山“生黎”村峒,宣谕官府告示,招抚50余峒“生黎”。
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
琼州通判刘汉(潮阳人)创建社学,延师训导,黎人送子进社学读书,共有10余人。
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
改昌化军为南宁军。
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
吉阳军守毛奎拓建“海山奇观”风景区,辟有大小洞天、仙梯、灵应泉、海山奇观等胜景。
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
海口飓风大作,白沙津被海潮冲开成港,可泊船避风,人以为神灵造港,故亦称为神应港。
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
陈明辅、陈公发兄弟聚众造反,占据临川里一带50余村,筑连珠寨于鹿回头岭上。又建水兵船队,活动范围远及漳州、潮州、恩平、雷州、钦州、广州等沿海地区。
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
琼山郑真辅登进士,为榜中最年轻者。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
朝廷派大军镇压,明辅兵败,被捕后遭钉烙酷刑身亡。
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
占城人因遇战乱,携家逃来海南沿海一带散居,主要在大蛋港、酸梅铺村,后聚居三亚里番村(今回辉旧村、新村一带)。
宋末,琼管安抚都监仍隶属广南西路,领万安军、吉阳军、南宁军3个军、12个县。
南宋时,在今海南境内有琼州、万安军、吉阳军、南宁军1个州、3个军的行政建置,并管辖“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即今南海诸岛)。“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即今南海诸岛)为吉阳军、昌化军(南宁军)的巡视范围。
元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 十月,元朝军队登上海南,设置琼州路安抚司及万安军、吉阳军、南宁军3个军,隶属湖广行中书省。 是年,元将阿里海涯率兵南伐,经柳州抵雷州,派原琼州知州马旺前往海南岛劝说宋朝官员赵与珞归降,遭赵拒绝。赵率义勇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等将士,固守白沙口,极力死战,使元将兵船无法靠岸登陆。后来,元将收买与珞部属,活捉与珞及其他将领向元将献降。赵与珞临死不屈,骂不绝口。赵与珞和谢明等人均被杀害。 是年,派出著名天文学家、主管全国天文测量工作的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到西沙进行天文测量,行使主权。元将史弼曾到“万里石塘”(即今南海)巡视。元朝将“万里石塘”作为内海。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 元朝在海南岛致力于屯田开拓的同时,也加强了水利建设,至元年间(1264~1294),在南渡江下游的琼山义丰地区(今琼山县北大林一带),曾动员有田之民参加筑堤,建成各种水利工程18处,围垦河滩,改为农田达千余顷,标志着海南土地利用的一个新方向。 是年,在雷州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属湖广行中书省,领琼州路安抚司。下辖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等5路和海南之乾宁军民安抚使司、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治所在雷州路,掌管辖区军民事务。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 朝廷征调海南琼州路安抚使陈仲达(文昌人)、南宁总管谢有奎、延栏总管符庇成等所属军队和黎兵1700名,分乘战船120艘,协助攻打交趾(今越南一带)。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 朝廷派遣荣禄大夫、湖广中书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领兵攻打海南“生黎”峒寨,翌年平服。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 改琼州路安抚司为琼州军民安抚司。 是年,根据平章阔里吉思平黎建议,析琼山县南境黎峒和乐会县西南境纵横黎峒,置定安县。割乐会县西北境地,置会同县。2 个县隶属琼州军民安抚司(一说为:至元二十九年六月,敕设定安县、会同县2个县)。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 一月,史弼率海军兵力总共2万多人,从泉州起锚,发舟千艘,扬帆破浪前往爪哇时,穿过西沙和南沙群岛。 是年,元世祖授陈仲达为海北海南宣慰司都元帅,同廉希恕等率领蒙古军、汉军和南宋归降军7200人及民兵1400人,招降诸黎峒。不久,仲达病故,朝廷任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为监军,命仲达之子谦亨等分兵统剿黎峒。七月,阔里吉思被召回京,由都元帅宋斌指挥,率兵深入人迹未到之处。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在五指山黎婺岭(今尖峰岭)大石上刻“大元军马下营”六个大字后收兵。这次进剿历时三年,镇压州县峒首符十九、符察、陈萃、梁六犊、王郎、王嗣、陈子渊、符福平等,获得黎峒600个,户口23827人,招收户口13497人。 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 朝廷设立琼州军民安抚司市舶司,作为专门管理海南岛与外地贸易活动的机构。 是年。置海北海南道肃政廉司,领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5路和海南之乾宁军民安抚司、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治所在雷州路,掌管辖区监察、司法事务。 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 黄道婆从吉阳军(今三亚市)返回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在当地传授棉纺织技术,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方法。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 撤销海南黎兵万户府和黎蛮屯田万户府,将两府军队并入琼州路军民安抚司。 是年,万安军知事贺贾率农民疏浚踢容溪(今万宁市太阳河) 下游。自洪口至小海全长13里,设陂坝13座,水轮车座32个,挖沟18条,沟宽5尺,可灌溉县城东南水田1万余亩。 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 亲王图帖睦耳出居琼州城南。泰定元年(1324年)春正月召还。天历元年(1328年)登基,史称元文宗,后在琼州谪居地建筑大兴龙普明寺。 天历元年至二年(公元1328~1329年) 琼山县黎民起义。主簿谭汝楫率兵讨伐,活抓黎民头目61人。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十月,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同时升定安县为南建州,隶属海北元帅府。 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 黎族大规模起义,攻陷南宁军、吉阳军、万安军3个军。次年,元朝调发四省兵力镇压黎族起义。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 土人王周纠集19峒20000黎众起义,黎族人王马等人也起来造反,攻陷会同、乐会、万州、文昌等州县。朝廷命湖广行省左丞移刺四奴统领广东、福建官兵前往镇压。 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 春,澄迈县黎族首领王六具派遣其部下王吾率领数千人攻打临高,南宁军判罗伯龙率兵镇压。同年夏,王官福率5万余黎众,由南建州直入南宁军东境,在东江包围守将阿刺护也,总兵都镇抚谭汝楫率领军士2500人渡江,杀死起义军41人,缴获物资无数。 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 中书省奏准,依广西屯田万户府规例,设置黎兵万户府,万户三员,为正三品,统领千户所十三处;千户为正五品,每所领兵千人,屯户五百,统领百户所八处;百户正七品,全部由土人担任。 是年,改乾宁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安抚司。 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年) 陈子瑚领导农民起义,攻占文昌县、琼山县、南建州(原定安 县)等地。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 三月,乾宁安抚司、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南建州隶广西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复立屯田万户府,任命张贤为万户。元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 十月,元朝军队登上海南,设置琼州路安抚司及万安军、吉阳军、南宁军3个军,隶属湖广行中书省。 是年,元将阿里海涯率兵南伐,经柳州抵雷州,派原琼州知州马旺前往海南岛劝说宋朝官员赵与珞归降,遭赵拒绝。赵率义勇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等将士,固守白沙口,极力死战,使元将兵船无法靠岸登陆。后来,元将收买与珞部属,活捉与珞及其他将领向元将献降。赵与珞临死不屈,骂不绝口。赵与珞和谢明等人均被杀害。 是年,派出著名天文学家、主管全国天文测量工作的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到西沙进行天文测量,行使主权。元将史弼曾到“万里石塘”(即今南海)巡视。元朝将“万里石塘”作为内海。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 元朝在海南岛致力于屯田开拓的同时,也加强了水利建设,至元年间(1264~1294),在南渡江下游的琼山义丰地区(今琼山县北大林一带),曾动员有田之民参加筑堤,建成各种水利工程18处,围垦河滩,改为农田达千余顷,标志着海南土地利用的一个新方向。 是年,在雷州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属湖广行中书省,领琼州路安抚司。下辖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等5路和海南之乾宁军民安抚使司、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治所在雷州路,掌管辖区军民事务。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 朝廷征调海南琼州路安抚使陈仲达(文昌人)、南宁总管谢有奎、延栏总管符庇成等所属军队和黎兵1700名,分乘战船120艘,协助攻打交趾(今越南一带)。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 朝廷派遣荣禄大夫、湖广中书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领兵攻打海南“生黎”峒寨,翌年平服。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 改琼州路安抚司为琼州军民安抚司。 是年,根据平章阔里吉思平黎建议,析琼山县南境黎峒和乐会县西南境纵横黎峒,置定安县。割乐会县西北境地,置会同县。2 个县隶属琼州军民安抚司(一说为:至元二十九年六月,敕设定安县、会同县2个县)。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 一月,史弼率海军兵力总共2万多人,从泉州起锚,发舟千艘,扬帆破浪前往爪哇时,穿过西沙和南沙群岛。 是年,元世祖授陈仲达为海北海南宣慰司都元帅,同廉希恕等率领蒙古军、汉军和南宋归降军7200人及民兵1400人,招降诸黎峒。不久,仲达病故,朝廷任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为监军,命仲达之子谦亨等分兵统剿黎峒。七月,阔里吉思被召回京,由都元帅宋斌指挥,率兵深入人迹未到之处。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在五指山黎婺岭(今尖峰岭)大石上刻“大元军马下营”六个大字后收兵。这次进剿历时三年,镇压州县峒首符十九、符察、陈萃、梁六犊、王郎、王嗣、陈子渊、符福平等,获得黎峒600个,户口23827人,招收户口13497人。 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 朝廷设立琼州军民安抚司市舶司,作为专门管理海南岛与外地贸易活动的机构。 是年。置海北海南道肃政廉司,领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5路和海南之乾宁军民安抚司、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治所在雷州路,掌管辖区监察、司法事务。 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 黄道婆从吉阳军(今三亚市)返回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在当地传授棉纺织技术,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方法。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 撤销海南黎兵万户府和黎蛮屯田万户府,将两府军队并入琼州路军民安抚司。 是年,万安军知事贺贾率农民疏浚踢容溪(今万宁市太阳河) 下游。自洪口至小海全长13里,设陂坝13座,水轮车座32个,挖沟18条,沟宽5尺,可灌溉县城东南水田1万余亩。 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 亲王图帖睦耳出居琼州城南。泰定元年(1324年)春正月召还。天历元年(1328年)登基,史称元文宗,后在琼州谪居地建筑大兴龙普明寺。 天历元年至二年(公元1328~1329年) 琼山县黎民起义。主簿谭汝楫率兵讨伐,活抓黎民头目61人。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十月,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同时升定安县为南建州,隶属海北元帅府。 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 黎族大规模起义,攻陷南宁军、吉阳军、万安军3个军。次年,元朝调发四省兵力镇压黎族起义。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 土人王周纠集19峒20000黎众起义,黎族人王马等人也起来造反,攻陷会同、乐会、万州、文昌等州县。朝廷命湖广行省左丞移刺四奴统领广东、福建官兵前往镇压。 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 春,澄迈县黎族首领王六具派遣其部下王吾率领数千人攻打临高,南宁军判罗伯龙率兵镇压。同年夏,王官福率5万余黎众,由南建州直入南宁军东境,在东江包围守将阿刺护也,总兵都镇抚谭汝楫率领军士2500人渡江,杀死起义军41人,缴获物资无数。 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 中书省奏准,依广西屯田万户府规例,设置黎兵万户府,万户三员,为正三品,统领千户所十三处;千户为正五品,每所领兵千人,屯户五百,统领百户所八处;百户正七品,全部由土人担任。 是年,改乾宁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安抚司。 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年) 陈子瑚领导农民起义,攻占文昌县、琼山县、南建州(原定安 县)等地。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 三月,乾宁安抚司、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南建州隶广西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复立屯田万户府,任命张贤为万户。明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
三月,明征南将军廖永忠等率兵征广东、广西。同年六月,海北海南道元帅罗福投降,海南分府元帅陈乾富(文昌人,陈仲达之孙,谦亨之子)归附明朝,因降免罪,调任广西平乐通判。南宁军地方首领陈荐官等也望风归降。各州县长官另行任命,不用当地人为官。兵屯子孙,尽革为民,设峒机构管辖黎区。
十月,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吉阳军改为崖州、南宁军改为儋州、万安军改为万州,降南建州为定安县,隶属琼州府。
是年,耿天壁率军征剿,攻克儋州、万州城,打败小锡峒首王官泰,招抚黎人归化,以恩信招谕各地抵抗军队投降。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改琼州府为琼州,置琼州、崖州、儋州、万州4州,撤销琼山县建置,撤销南建州建置,将原南建州区域复名定安县,琼州、崖州、儋州、万州4个州仍各领属县,隶属广西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
设海南分司,有镇兵1000余人,仍隶广西。
是年,广东卫指挥佥事孙安和高邮千户周旺、百户吴成等分别驻守海南,开设卫所,设屯田11处。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十一月,升琼州为琼州府,复置琼山县,琼州府从隶属广西行中书省,改为隶属广东等处行中书省。琼州府领3个州、13个县。又设东西两所,驻军千余名。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改海南分司为海南卫。为琼州府最高军事机构,先后统领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治所在琼州府城。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
太祖诏定在儋、万两州设立守御千户所。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
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改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琼州府改隶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琼州下领儋、万、崖三州和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会同、乐会七县。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
四月十四日,倭寇登岸,掠劫儋州沿海村庄。
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
五月十九日,倭寇掠劫儋州新英、洋浦港货物。
是年,以儋州感恩县归崖州管辖(一说正统四年,即1439年)。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
因海寇经常犯境,万州守御所三艘战船在沿海一带加强巡逻,又在南港、莲歧、莲塘、乌场、新谭、扬调、陵水等八处设烽火台,派2 名军士昼夜执勤,如发现海寇即放烟报警。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
万安州新安都东澳村老盐民崔均和受命开办盐场,称万安新安盐场。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盐丁侯如章修筑三村马袅盐场。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设立昌化守御所,置巡视海面船3艘,旗军100名。嘉靖年间,船被海盗掠走。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
广东公差大理寺丞彭与民等奏议,将琼州各处被抚服的黎人峒首,授以巡检司职务。在黎人中挑选恰当者当弓兵,令其镇抚“熟黎”当差,招抚“生黎”归顺。朝廷下诏书采纳他们的奏议。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
文昌白延寨民林彬招服斩脚峒黎村30余个,按例授彬为土官典史,钦定世袭。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潘隆带领土人邢万胜、陈应、符天成、蒲干、符添庆、王歪头等人赴京,同领圣旨招抚“生黎”。不久,琼州府属县七方等8峒“生黎”8500人,崖州抱由等18村1000余户全部归顺。
是年,太监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途经“万里石塘”、“石星石塘”、“万里长沙”(即今南海诸岛)。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
琼州添设抚黎知府,刘铭任知府,欧可诚任推官,授罗显、许志广、陈宗、王罚、钟异、王琳等人为知县、县丞、主簿、巡检等官衔,专职抚黎。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
倭寇在昌化登陆,攻陷昌化城,千户王佛战败被杀。指挥徐茂、李桂等带兵接战,生擒15人,斩首5人,缴获一批武器。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
琼山县指挥王瑀在金鸡岭打败了黎族起义队伍,生擒王观政及其众262人,斩首267人,其余溃逃人山,招抚复业黎人812户。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
朝廷编绘的《郑和航海图》将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均标在大明版图内。
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
宁远县主簿梁开正开大雷沟(九所沟),又开伏沟等,引望楼水灌田一万余亩,接着又开深沟,引抱旺塘水灌那罗、抱贵一带田地1000余亩地。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
琼州知府程莹奏请裁省崖州、儋州、万州3个州的附郭宁远县、宜伦县、万安县3个县的行政建置。琼州府领崖州、儋州、万州3个州、10个县,府治设在琼山县内。
是年,琼州知府程莹奏请革除抚黎土官,黎人事务自此全部归由琼州府管辖。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
兵备事使涂棐持皇帝诏书到琼州府视察巡行,推崇儒学,提倡教育,修缮学校,令各州县择地建社学,设教谕主持。琼州全府共建府学1所,州学3所,县学10所,社学187所,卫学7所。义学数量也很多。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
明朝大儒、琼山人丘濬名著《大学衍义补》成书。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
崖州知州林铎修筑仰重沟,灌田800亩,还开筑中亭沟和抱驾沟,灌田利民。弘治十年,又筑水南沟,灌田百余亩。
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
大学士丘濬病逝在任上,享年76岁,赠特进左柱国太傅,谥号文庄,归葬水头村。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
海盗抢劫儋州沿海村庄。指挥周远率兵擒获海盗吴球等18 人,缴获船4艘,器械369件。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
儋州七坊峒黎族人民不堪忍受官府欺压,在首领符南蛇的领导下,发动了震动朝廷的起义,史称“符南蛇起义”。
正德三年(1508年)
崖州高山所人钟芳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时称岭海巨儒,曾撰写《崖州志略》四卷和各类诗文。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
万州降雪,是海南气象史上唯一有记载的一次。
在万州立海防营,管辖“万里石塘”、“石星石塘”、“万里长沙”(即南海诸岛)。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
渤泥潘海寇入侵榆林港,知州陈尧思指挥谷春等督军,斩获贼众罗朝田等24人。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
由上官崇修、唐胄编纂的《琼台志》刊行。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海盗在昌化县盐场登岸,抢劫食盐。千户所王承祖率军追至鱼鳞洲,擒杀海盗15人。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
崖州罗活峒等地黎族人民起义,朝廷派参将程鉴带兵前来镇压。程鉴奏调广西苗族弓弩手1万人参加征战。战后,部分苗族弓弩手留居在海南山区。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
海贼抢劫万州新潭村,掳去男女民众17人,吏目姚汝励和千户周昂驾船追至独州岛夺回。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
陵水县军堡村千户万人杰以捕猎为名,袭击鹧鸪啼黎峒大抵村,抢劫全村财物和首领那红妻儿,引起黎众愤怒。那红联合黎亭、岭脚两峒首领那任,率领三峒黎众,杀向陵水县。万州知州黎巽派兵求援,但遭到起义军伏兵击败,黎巽畏罪潜逃,万人杰也服毒自杀。副使陈大珊令指挥张世延等带兵进剿,又遇起义军伏兵,百户于溥、项桧战死,张世延也兵败被杀。继后都御史奏请朝廷派兵征剿,嘉靖二十三年才把这一次起义镇压下去。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
崖州止强、石松等地黎族人民愤恨官府的敲诈勒索,在首领那燕、那牵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与古镇州峒首领符门钦等联合攻占感恩县城,后出兵崖州城,控制感恩、崖州、陵水七百里,一时动摇琼州府。次年八月,诏发两广、海南官兵87000人进剿,斩那燕及其下属1049人,招降3700人。起义失败。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
吏部给事中郑廷鹄向嘉靖皇帝上《治黎疏》。参将俞大猷深入五指山视察,著《议立州县图说》,议立参将府,迁设县司屯所于罗活、抱显、沙湾、岭脚、古镇州等处。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
广东举人海瑞在京都奏议《平黎疏》及《上兵部条议七事》,并撰《平黎图说》。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
海贼窜入铺前港,当时有佛郎机国(今葡萄牙)两只番船停泊在港口,海贼施和向番船进攻,番船桅折往内港行驶躲避,施和也往内深入,抢劫附近的符离都等村。指挥高卓召集番人及土舍王绍麟领黎兵联合作战。海贼假装败走,引诱黎兵进入伏击圈,黎兵箭尽,伤亡甚多。高卓单骑冲人重围搭救黎兵,海贼溃逃,夺回番船。
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
琼籍翰林院史官王弘诲上书朝廷,奏请海南兵备道兼提学道,主管岁考和科考,考场均设在琼州府,朝廷采纳其议。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
定安县黎族首领马矢以居林、居碌、沙湾为据点,举行大规模起义,儋州、崖州、定安、临高等州县黎众积极响应,震动海南州县。朝廷派雷廉副使黎国耀率领广、雷、琼等土客士兵8000余人,分三路进攻起义军,深入黎地300里,杀死起义军1800多人。起义失败。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
临高人在临高番念峒开采银矿。
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
五月二十八日亥时。海南发生历史上最大一次地震,导致琼州海峡南岸100多平方公里陆地下陷成海,琼山、文昌等县72个沿海村庄沉入海底。今考证震中在琼山县东北部海中,震级为7.5级,烈度为11度。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
那阳、那牙、凡阳、那定、罗活等村峒联合起义,官府大举镇压。万历四十一年,官军大败,副总兵张万纪、参将张守贵、澄迈哨兵蔡国宾、李俊等战死。起义军攻下乐平营,包围崖州城,朝廷震惊,派总兵王鸣鹤统率各路官兵分七路合击,起义军战败,首领那保、那真等182人被擒遇难,415名勇士被杀,224人被俘。起义失败。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
朝廷征调苗兵300名屯田驻守乐安营(今乐东县抱由镇),后废除乐安营,退役苗兵及亲属落籍海南。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戴熹、欧阳灿等修纂的《琼州府志》十二卷刊行。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
澳门葡萄牙耶稣会派神甫彼尼在琼山县府城陈氏宗祠内设天主教堂进行传教活动。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澳门耶稣会应礼部尚书王弘诲之子王保罗之请,派澳门传教士到海南传播天主教。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
福建人林八等作乱,攻劫番人塘等村,崖州西部震动很大,州守瞿罕派乐罗村邢广裔率乡勇并联络黎族群众共同讨贼。林八被杀,其他贼众被捉。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广东南海、新会、江门等地商人,为联络乡谊,沟通商情,在崖州佛罗市建南海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