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察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06 属于: 藏族文化

宗(县)名,藏文译音,又译“札雅”或“乍丫”。

在今西藏自治区东,澜沧江上游。

“察雅”藏文原意为岩窠。

相传17世纪中叶,格鲁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克贡村附近山头悬岩下修行,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建扎西曲宗寺并开始传法。

此后便把扎巴江措修行之地称为“察雅”。

也有人把扎西曲宗称为“察雅寺”,把寺庙所辖属地方称为“察雅”。

察雅历史悠久,隋时为东女国一部分。

唐时归入吐蕃。

宋时为割据势力第巴管辖。

元时为亦思尔甘万户府属地。

明初属磨尔勘招讨司,明永乐年间,贡觉僧人斡郡南哥巴藏卜被封为护救王,察雅被赐其管辖。

清时,玛贡寺活佛很受器重,康熙帝于五十八年(1719年),册封玛贡寺第四世活佛罗桑郎杰为诺门汗,赐印信并敕封察雅全部土地为其采邑。

乾隆十一年(1746年)设置守备一员,把总二员,并派兵驻守。

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帝赏赐玛贡寺第五世活佛“黄教传法呼图克图诺门罕”职衔。

咸丰六年(1856年)因玛贡寺六世活佛随征廓尔喀有功,赏赐其“加罗旗薄本鄂多布卡千世”衔名,此后清廷又多次赐封该寺活佛和高僧。

清朝末年,察雅进行了改土归流,1912年设察雅县。

1915年西藏地方政府派藏军进驻,设察雅宗同时归属西藏地方政府。

较著名的寺院有玛贡寺和地处香堆的“向康大殿”,殿内有一尊称为“天生”的弥勒佛像。

另有香堆区达仁乡的“遍知佛殿”、殿内有一组摩崖造像,为吐蕃时期所造。

那曲从唐朝起就是西藏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为西宁至吐蕃普厦牙(墨竹工卡)23个驿站之一。

清时为驿站中一小中枢,辖有固瓦褚察、札木褚卡、鄂多布拉克、巴鲁、错玛拉、察仓6个小驿站。

军事地位重要,历史上与那曲有关的战争很多,史《格萨尔》中曾多次讲到格萨尔王在这一带打仗;五世达赖同四世班禅密招青海固始汗入藏推翻噶玛王朝及1727年阿尔布巴、隆布鼐、扎尔鼐三噶伦叛乱,召吉颇罗鼐从后藏和阿里调兵九千直抵那曲与叛军展开大战就在此地。

境内群众多信宗教,教派以格鲁派为主,最大的寺院是建于八世达赖时期位于那曲镇的孝登寺,僧人多时达300人,有7个属寺和两个尼姑寺。

藏族文化的其它文章:

  • 藏族【十六条做人法规】
  • 藏族【十六欢喜】
  • 藏族【十六心见道】
  • 藏族【十六大菩萨】
  • 藏族【十方便加行】
  • 藏族【十大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