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藏族人名】
藏族人的名字多为两字、四字,在安多地区三字者也很普遍。
名子有时代和僧俗之分,佛教传入前包括佛教传入初期的人名多古朴简明,如“聂赤赞普”(意为肩座王)、“止贡赞普”(意为刀弑王)、“达日年塞”(意为虎山见羱)等。
佛教传入后,人名内容发生变化,大多浸染佛教色彩。
僧人专有法号,俗人也多由僧人取名。
僧名多取于与佛教有关的词来做名字,如典迥旺布(护教王)、洛桑典增(善持教)阿旺却扎(口传教)等,也有取自佛教天界众神、圣者、上师之名或弘扬佛法、法海无边、善良聪慧等教义词为名者。
僧名藏语称“却名”(即法名),多由师傅给取,一般一人一名,但也有一人数名者,即每受一次戒取一名,如宗喀巴受近事戒时取名为“贡噶宁波”受沙弥戒后取名为“罗桑扎巴”等。
俗人名喜用日、月、星、辰或吉祥词语为名。
如尼玛(太阳)、达瓦(月亮)、嘎玛(星星)、普布(木曜星)、边巴(土曜星)、巴桑(金星)、次仁(长寿)、扎西(吉祥)、仁钦(宝贝值钱)、诺卜(宝贝)、贡嘎(众喜)、梅朵(花)、德吉(幸福)等。
俗人名字也多受佛教影响,不同程度的染有佛教色彩,如丹增(技佛)、桑杰(佛陀)、占堆(克敌)、却塔(弘法)等。
名字多用双音节词组,上述这些词即可单独为人名,也可两个词组配合为人名,如尼玛次仁、嘎玛多吉等四音节名字均为两词组而成。
藏族女性除了与男性共用的名字词组外,还有自己专用的名字词组,如梅朵、德吉、白姆、央宗、卓嘎等等,女性专用的词组多置于名字的后两个音节。
三个音节的名字多流行于安多藏区,其内容是一个双音节词组加上-个表示某种意义的单音节。
男女之间也有区别,加“科”、“郭”、“巴”、“波”、“洛”、“太”等为男性;加“玛”、“嫫”、“措”、“吉”、“先”等为女性。
有些地区在名字后加“加”表示长子或长女。
藏族还有给孩子取丑名以避邪的习惯,如“其加”(狗屎)、“帕加”(猪屎)等。
无论僧俗对活佛、喇嘛、官贵及老人有不直呼名字的习惯,往往以其官衔、学衔、职业、辈分等代替名字呼之以示尊重。
相互间还有呼简名的习惯,即将四个音节略掉两个音节呼之。
藏族重名现象普遍,为了区别,往往在名前加一代表特征的词,如房名、籍贯、性别、年龄高矮、胖瘦等均可使用。
藏族文化的其它文章:
- 藏族【十六条做人法规】
- 藏族【十六欢喜】
- 藏族【十六心见道】
- 藏族【十六大菩萨】
- 藏族【十方便加行】
- 藏族【十大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