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佛光奇观_自然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0 属于: 知识百科

  •   佛光产生的条件是太阳光、云雾、地形,它是太阳光与云雾中的水滴经过衍射形成的。只有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时,才能产生佛光。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佛光在西边出现,即“日东——佛光西”;下午,太阳移到西边,佛光则出现在东边,即“日西——佛光东”;中午,太阳垂直照射,则没有佛光。如果观看处是一个孤立的制高点,那么在相同的条件下,佛光出现的次数要多些。佛光显现时,由外到里,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直径约2米左右。有时阳光强烈,云雾浓密,弥漫较宽时,则会出现大小佛光,小佛光外面形成一个同心大半圆佛光,直径达20~80米,这样色彩就会减弱,但光环却分外明显,此即古县志上所说:“径百丈,晕数重。”峨眉四川金顶,是观赏佛光的最佳去处。

      佛光出现时间的长短,有这个条件:阳光是否被云雾遮盖和云雾是否稳定。如果只是浮云蔽日或云雾流走,佛光即会消失。一般佛光出现的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小时。而云雾的流动,促使佛光改变位置;阳光的强弱,使佛光时有时无、明明灭灭。佛光彩环的大小则同水滴雾珠的大小有关:水滴越小,环越大;反之,环越小。佛光这种光学现象,以峨眉山金顶最为多见,因为峨眉山的气象条件最容易产生佛光,所以气象学上索性将这种佛光现象称之为“峨眉光”。古人早就发现金顶佛光,并有所记载。其中南宋范成大的记载,最为详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复诣岩殿致祷。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厦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有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投足,影皆随形,而不见旁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出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葵,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清现’。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锦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清现’,极难得,食顷,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山上复出一光,如前而稍小。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徙,得得与岩正相值,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圮各有紫云捧之。凡自午至未,云物净尽,谓之‘收岩’,独鑫桥现,至西后始没。”(《吴船录》)其实,佛光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具备产生佛光的气象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产生,说穿了并不神秘。例如泰山在岱顶碧霞祠一带,经常出现佛光,当地人称为“碧霞宝光”。相传,碧霞祠中的泰山女神显灵,接引那些“幸运儿”到极乐世界去时,就会出现泰山的佛光。世间的凡夫俗子有幸见到泰山佛光,变会被超度为神仙。吕洞宾在泰山修炼成仙,就是因为见到了泰山佛光。有了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从古至今,无数旅人游客怀着虔诚的希冀,攀登泰山,乞求佛光的福佑。在夏、秋两季,泰山最具备产生佛光的气象条件,因而这时期可以多次看到佛光。据记载,我国和国际极年委员会有关组织,早在1932年8月到1933年8月的一年时间内,在泰山共观测到六次佛光。随着科学的发展,登峨眉山、泰山、黄山观看佛光已不是乞求神灵的福佑,而是接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景色,感到大自然的神妙,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