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唐代通宝_历史知识
14.唐代通宝
——猜我国古代一着名医药学家
谜底:李时珍
知识链接
李时珍,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生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的一个世医家庭。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当时科举盛行,李时珍就在父亲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他对八股文一点都不感兴趣,因此,考举人三次落榜后,放弃了科举入仕的道路,专心从事他所热爱的医药事业。
李时珍
少年时代的李时珍就常跟父亲和哥哥采集草药,或帮父亲抄写药方,听父亲讲解药物学知识。他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有一回,父亲遇到了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凑到父亲耳边,轻轻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
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几年以后,李时珍回到蕲春老家,开始写书。花了整整27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着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
《本草纲目》明、清善本
《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重大。《本草纲目》问世后,很快在中国流传起来,如今已经被全部或部分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至今仍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古代科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