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剧中的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0 属于: 知识百科
  • 1.历史剧中的历史故事

    康熙王朝》VS《康熙微服私访记》

    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一部较好的历史剧。里面表现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正如其遗诏所述“自御极以来,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

    康熙亲政后,每日“昧爽视事,惟恐有怠政务”、“旧夜为国操劳”。他“以其天资英武,雄才大略,成就了一代伟业,是亘古少见的英明君主”。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真实地再现了震惊华夏的重要历史事件:擒鳌拜、平三藩、征罗刹、抚蒙古、收复.....、签《中俄尼布楚条约》等,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康熙帝为大清的一统江山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所表现的胆识和气魄。该剧所表现的重要事件基本符合史实,对康熙帝的精神、品格的把握也符合历史原貌。

    《康熙王朝》海报

    比如,“康熙智擒鳌拜”这个故事,史书上的记载很少,只说:康熙八年五月立十六日,康熙帝召集众少年,问到“汝等皆联股脓首旧,然则畏联钦,抑畏拜也?”众少年同声回答“独畏皇上”,康熙帝便公布鳌拜罪恶,授计捉拿。当宣鳌拜进宫时,他毫无防范,康熙帝指挥众少年“立命擒之”。

    鳌拜何许人也?史书记载:“清朝开国元勋之一鳌拜,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前半生军功赫赫,大多在疆场驰骋拼杀,后半生则操握权柄,成为影响清初特别是康熙初年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树倾朝野,威风凛凛”,且“武功超群”。这样一名手握重权、武艺高强的重臣被捉拿,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但电视剧的编导却通过对当时的场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艺术虚构,生动再现了康熙帝捉拿鳌拜这一场景,表现了少年康熙的睿智。

    康熙帝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他熟谙文韬武略,具有远见卓识,在位61年,以实心为本,以实政为务,政绩卓着。他8岁登基,16岁亲政以后便“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尤其是河务,康熙帝更是为之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为了治河,从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康熙帝先后六次南巡,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小说、影视常常会对其进行铺陈渲染,比如我们看到的戏说系列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就在一些传说的故事上加以丰富,再配合上当今的一些社会理念,上演了一出出十分吸引大众眼球的故事……

    但事实上,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每次均以详细巡视河工为首要,在下江南的过程中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体现了一位伟大君主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实人格,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他的六次南巡就是最好的例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南巡,察视河工。明末清初,战乱频仍,河道年久失修,至康熙初年黄河下游到处决口,灾害连年。据不完全统计,清初顺治元年至康熙十六年(1644年~1677年)淮河流域的黄河夺淮之灾的次数多达90起。不仅百姓田庐受淹,而且运道受阻,每年从南方供应京城的四百万石漕粮也失去保证。从这时起,水患便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视。康熙帝在平定三藩、统一.....以后,便视河务为首要,为此殚精竭虑,日夜焦劳,他唯恐官员治河失法,不远万里,亲阅河工。

    《康熙微服私访记》海报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康熙帝第二次南巡,临阅河工。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康熙帝第三次南巡,策定新的治河方略,河工初步告成。颁《修浚清口诏》、《巡视河湖酌定应办工程诏》,具体制定了新的治河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康熙帝以河工即将告成,进行第四次南巡。康熙帝历扬州镇江、苏杭、杭州、江宁等地。回銮途中,召大学士、九卿等谕曰:“朕此番南巡,遍阅河工,大约已经成功矣。向来黄河水高六尺,淮水低六尺,不能敌黄,所以常患淤垫。今将六坝堵闭,洪泽湖水高,力能敌黄,则运河不致有倒灌之患。此河工所以告成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阅河。康熙四十四年初,康熙帝认为,河工虽说告成,尚须察验形势,筹划善后之规。二月初九,康熙帝启程离京,踏上了第五次南巡的旅程。此次南巡,康熙帝以“河工大成”,十分高兴地筹划了善后之规。不料几个月后,河工又出了问题。当年七月,黄、淮又发生了多年未有的暴涨,造成古沟塘、韩家庄、清水沟几处堤岸冲决,发生水灾。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正月,康熙帝第六次南巡。康熙帝对溜淮套工程并不放心,以为此等大型工程,若有闪失,劳民伤财,后果亦不堪设想。经大学士等再三恳请,康熙帝最后还是决定再次南巡。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帝启程离京。二月二十日,康熙帝由清口上岸,详细视察了溜淮套的地势。当天,康熙帝召集扈从文武、地方大小官员、河道总督及河工官员于行宫门前,严厉斥责张鹏翮不留心河工。对于溜淮套工程,康熙帝对诸臣说:“前阿山等查勘泗州水势,奏称溜淮套地方另开一河出张福口,可以分泄淮水,免洪泽湖并涨,保高家堰之危险。绘图进呈,请朕亲阅。”这次南巡,康熙帝对河工善后处理完毕。

    康熙帝以民为本,实心求治,他亲临河工,指授方略,经过几十年的治理,两河安宁,漕运无阻,人民安居乐业,这对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康熙帝一生南巡六次,比较简朴,往返供仪,悉发内帑,还曾要求“预饬官吏,勿累闾阎。”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途中经过丹阳、常州无锡,一路上没有停留,昼夜行船三百六十余里。康熙南巡时,主要是住在地方官员的官邸,只有在扬州、杭州等地,建造了少量行宫。康熙帝以后,乾隆帝也进行过六次南巡,然而他坐享其成,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为游遍江南锦山秀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其目的与作用皆不可与其祖父同日而语。

    《康熙微服私访记》剧照

    可见,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是多么的辛劳,远没有传说中生活得那样潇洒,但是这都不妨碍他作为一代明君为后世所敬仰、赞颂。

    荆轲刺秦王》VS《英雄》

    看过电影《英雄》的人都知道,它讲述了一个秦并六国时赵国人刺杀秦始皇的故事。主人公“无名”苦苦练就十步剑法后终于有了可置秦始皇于死地的机会,但他最终因残剑的“天下”二字放弃了付诸多年心血的刺秦计划。

    “英雄”们都演绎了在面临大一统的历史潮流前选择“顺”还是“逆”的矛盾与痛苦,表现出了一种回肠荡气的英雄气概。这样的主题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它让人跳出“小我”的恩怨情仇、得失纷争,更多地去关注普天下的老百姓,告诉我们:能让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的“英雄”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英雄》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却有其经典的故事原型——“荆轲刺秦王”。从另外一部影片《荆轲刺秦王》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历史记载中的这段真实的故事: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燕国的太子姬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英雄》海报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为了能够完成使命,荆轲便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刺秦》海报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但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束了荆轲的性命,这位英雄就这样为自己的职责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同一个英雄,同一段故事,在不同的影视剧里却有着不同的塑造方式,真正的英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应该在看完这些影视剧之后得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