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计_历史知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0 属于: 知识百科
  • 第三计

    借刀杀人

    解析

    “借刀杀人”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上,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学会识别这一计谋,可以防止上大当,吃大亏。

    典故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数十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当,进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满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的奋勇抵抗,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乘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满军惨败。努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辽定。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明崇祯三年(1630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做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敌,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洲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处死。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长驱直入,最终入主中原。

    “借刀杀人”之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借刀杀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尤其多,比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就是一个典型的借刀杀人的故事。

    剧中有一个小人叫亚库,他为了取代奥赛罗当上统帅,利用奥赛罗容易轻信和嫉妒心重的特点,施展了“借刀杀人之”计。奥赛罗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叫泰丝德蒙娜,她有一条小小的手绢被亚库捡到了,亚库就拿这个手绢作为引子去挑拨奥赛罗,说他的妻子泰丝德蒙娜跟他的副手有奸情,奥赛罗看到“物证”,深信不疑,掐死了妻子。等他发现真相以后,悔之晚矣,最终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