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的神话故事
撒旦的神话故事
【国家】:圣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宗教神话中,上帝和一切忠于上帝力量的主要反对者,地狱之王,群魔的领袖,人类的敌人。它的意志和行动是世界罪恶的源泉。它与伊朗神话中的安格罗·曼纽(阿赫里曼)相类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区别在于撒旦反抗上帝不是在相等的基础上,不是作为恶神,而是作为上帝的堕落的创造物和天国的乱臣的身分出现的。他只能使来自上帝的力量去反对上帝和上帝的意志,而到头来却只能促使上帝意图的实现。因此撒旦的敌人不是上帝,而是大天使米迦勒。在《旧约》中,“撒旦”一词还用于泛指,即用作神的无名敌人的代称。撒旦同耶和华的最初关系不清楚,只是可以看出他惧怕耶和华的神命(参看《约伯记》1、2章)。他对上帝的宠民和神圣权力的代表者都充满敌意。诱使他们犯罪,在他们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在后期的犹太教文献中又发展了这些特点,使其系统化。撒旦作为宇宙间的挑拨者,诱人做坏事者,与诱使亚当、夏娃“犯罪”的蛇的形象近似,但只是后来才完全等同起来。还有传说,撒旦叫“撒迈尔”,说他与夏娃发生关系生了该隐。在关于“雅尔库特·柏勒什特”的传说中,夏娃是撒旦的女友和同谋者。他们是同时被创造的。世界上一切道德上的罪恶都可追溯到撒旦。在犹太教的《塔木德》(《律法经》)中,撒旦的非形象的等价概念是“恶念”。由于罪恶的产生和与它相联系的必然导致死亡,因此在晚期犹太教的传说中,撒旦常与取人灵魂的死亡天使混为一体。敌视人的魔鬼大军都在撒旦的掌握之下(参看伪经《约翰的磨难》2.2,《亚当夏娃传》16)。有一个问题不清楚,就是撒旦与其他的魔鬼领袖,如阿撒泻勒(利未记》16.8)、别西卜(《马太福音》10.25,《马可福音》3.22)等之间的关系。他们或者是相等,或者是战友,由于犹太教绝对坚持一神论,坚持一切都由耶和华创造,这样撒旦的存在就是一个在犹太教的教义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有一种办法使这一问题淡化。就是突出撒旦在与上帝斗争中的无力,说明他们之间不是平起平坐,突出上帝创造的世界给撒旦造成的恐惧,突出撒旦无能为力的嫉妒。据晚期犹太教文献,撒旦之被逐出就是由于这种嫉妒。这一观念又移植到《古兰经》中,这一条被犹太教各派别视为正统的解释,也被基督教接受。但是在犹太教的神秘仪式中,却有另一种相反的解释。在这里撒旦与上帝的关系要亲近得多。他是从完满神性的愤怒中产生出来的表征物,以后又独立出来,这好象难近母(q.v.)是雪山神女愤怒的化身一样,他们想从《圣经》中为这一解释寻找根据。在早期的记载中写道:“耶和华的愤怒使大卫说:‘去’计算一下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在较晚的文献中又写道:“撒旦……挑起大卫去计算以色列人。”这样就有可能把撒旦说成是耶和华愤怒的化身。希伯来的神秘主义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他们说神性有“左方”或“北方”。这一方有自己的放射物,这种放射物是在撒迈尔(或者撒旦)的标志下组成的。他们说神性的完整把恶的力量作为一种成分与其他成分联合成一个整体。在神的内部它甚至不是罪恶,但在他身外就成了罪恶。《圣经》一神教理论在各种不同的异教中出现了各种变体。首先表现在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中。在这里大明神(q.v.)不只是奥尔穆兹德的父亲,也是恶魔阿赫里曼的父亲。中世纪的波果米尔派就认为,撒旦尼尔(这一词由Satana+′el〔上帝〕组成)是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的兄弟,即使在比较正统的犹太教中,也难说撒旦就与上帝毫无联系,他可以自由地上天,在耶和华面前告人的状。也可自由地下来诱惑人,然后再上天。但是《新约》却坚决反对在上帝身上寻找罪恶根源的任何企图。在早期的基督教文献中,耶稣的出现被描写为他的第二次下凡。这时撒旦才彻底脱离天堂,被打入下界。当耶稣的门徒第一次出去布道时,耶稣看到“撒旦从天上坠落,象闪电一样”(《路加福音》10.18)。据2世纪的早期基督教作家伊里纽斯记录的传说,正是由于耶稣的活动,彻底暴露出世界善恶精神的两极,才能使撒旦和群魔的凶恶和绝望达到了顶点。此后撒旦就受审判。撒旦要有短期的报复。以后将被彻底关入地狱。《新约》否认撒旦有任何可见的形体。中世纪则相反,尽力把撒旦的形象细节化。把它描绘成无比高大,人兽同体,有多只手等。这实际上是借用了古神话中的魔怪形象。撒旦的大口常与地狱的入口相等。在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第34节中描写,撒旦一半身子冻结在冰层中。他有三张脸(对三位一体的嘲弄),一张脸是红的,表示与爱相反的愤怒,一张脸是苍白发黄的,表示与强大相对立的无力;第三张脸是黑的,表示与全知全能相对立的无知。他有蝙蝠的6个翅膀与天使的6个翅膀相对应。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又赋予撒旦以阴沉的庄严性。尼德兰的诗人汪丹·汪代尔的悲剧《卢息弗》也是根据这一思想创作的。只有在浪漫主义之后(如拜伦的魔王形象、莱蒙托夫的《代蒙》),在自由主义和反教权主义的气流中,撒旦作为爱好自由的反叛者的形象,才能称得上是正面形象,具有理想化的希腊英雄神的特点。法朗士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者,对他来说,撒旦就是理想。在《天使的起义》中,许多天使因读了大量的科学著作,决定起义反抗上帝,请撒旦做他们的领袖。撒旦于当夜做一梦,梦中他带领众天使推翻了上帝,取而代之,结果马上失去丁对人的同情。醒来他告诉众天使不要回天国,他自己也不愿做上帝,只愿在人间做同情人民的事情。19世纪末的颓废派也利用魔王的形象。有些作品具有给撒旦“平反”的性质,如帕皮尼的《魔鬼》。只有托尔金的童话史诗《指环的主人》想使传统的魔鬼形象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