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小调
粤曲,是广府地区曲艺的代表,流行地区极广,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传唱。粤曲的崛起,是“半边天”(女性)的功劳。回顾粤曲的历史,可知“女伶”以粤曲唱红省港澳地区;一些不公开演出而以“艺术家”自诩的女性粤曲唱家(有人称她们为“交际花”)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木鱼
要说最早记于古籍的广府曲艺人物,应数西汉孝惠帝时南海人张买(后被封南宫侯),他“侍游苑池,鼓棹为越讴,时切讽谏”(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汉代以后历代古籍皆有零星记载广府的曲艺。
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木鱼因腔调单调、少变化而落后于时代,创作、演唱木鱼的人渐少,后来木鱼只作为一种曲牌偶尔出现于粤曲演唱之中。龙舟歌,简称龙舟。其来源,一说是民间变木鱼歌腔调而创,始于顺德龙江;一说源于端午赛龙舟时向龙王唱的颂词。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职业艺人常手持一支上端架着木雕小龙舟的长棍作标识,胸前挂一副小锣小鼓,敲击节拍和唱,不用其他乐器伴奏。龙舟曲目有些以木鱼书改唱,有些是艺人自编自唱,内容广泛,也有编成曲本流传的。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编写“社会龙舟”、“政治龙舟”,成为宣传革命的文艺形式。后随着粤曲兴起,龙舟式微,仅作为粤曲中的曲牌偶尔唱之。但解放前夕仍有知名艺人龙舟棋、龙舟德、龙舟宁、龙舟会等。那时的流散艺人随街卖唱,赚取微薄收入,境况堪怜。
南音
南音也是广府曲艺的一种,由文人在木鱼、龙舟基础上吸收南词、潮曲某些特点创作出来,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起初并无专名,到道光初年,叶瑞伯名作<客途秋恨》(有人说此曲为谬莲仙作,误)流行于世,人们始称此调为南音。起初唱南音的多是自弹自唱的瞽师(失明男艺人),以椰胡或三弦、秦筝、扬琴等其中一种乐器伴奏。早期传唱于画舫、妓院中的南音,唱词:较典雅,曲调缠绵;流人民间的南音,颇具乡土气息,韵味浓郡,称为地水南音。南音腔调比木鱼、龙舟动听,有正线本腔、杨州腔(原名飏州腔)、乙反线梅花腔(苦喉)等几种,各种腔调有不同板面(序)、过门,并有慢板、中板、流水板、快板等板式。早期南音曲目出自水平较高的文人之手,追求词藻华丽,
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与一定的文学价值。如<客途秋恨)与<叹五更)被称为“南音双绝”。不少南音曲目来自木鱼书(有些加以改编)。清末民初,有《今梦曲)、<增刻今梦曲)两本南音专集传世。抗战胜利后,专门唱南音的艺人已很少,但南音作为曲牌,尚常见于粤剧的演唱中。历史上著名的南音艺人有钟德、梁鸿、陈鉴等。
粤讴
粤曲
综观广府曲艺,木鱼、龙舟、粤讴、南音,均因其曲调不丰富,终不能单独广泛流传。而粤曲容纳了木鱼、龙舟、南音、粤讴,也溶进粤乐曲调,极盛时连流行曲曲调亦“拿来”使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粤曲这一兼容性,使它形成曲调丰富、韵味悠长的特点,故凡说粤语之处皆有流传。在流传过程中,还出现不少爱好者相约聚会,以粤乐伴奏、放歌粤曲而自娱自乐的形式。这种形式俗称“私伙局”,30年代最盛时广州有过百个“私伙局”,其形式至今不衰。这是粤曲大众性的体现。因此在当代,粤曲在民间流传比粤剧更广,有更强的生命力。
这篇有关于粤曲小调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