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骂人话:四六货
客家人的丧葬礼仪十分繁琐,祭奠的仪式独特,保留了浓厚的儒家道德观念。传统丧葬习俗中,处理逝者时,人们遵循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往往与人间常理相悖,且形成规矩,不得犯忌。举些例子:祭逝者时,常常将筷子往饭里插放,称此为鬼的用餐方式,如果某人在家吃饭时用筷子朝饭里插放,则犯大忌,会被长辈呵斥;治丧时,孝子孝孙们未穿麻衣者则应将上衣反穿,亦是强调丧事与常理行为的区别。
丧葬习俗中,不单对逝者的处理方式与常理有别,而且用语也十分独特,往往使用暗语、委婉语。如四六货、四六、乱乱四六、戆戆四六、四四六六、十分四六等等。
四六货,是指思维不正常、行为有悖常理的人。当老人弥留之际,须换上寿衣,然后被迁至正堂,俗称"出厅下"(亦有逝后才迁,各地稍有差异,且男女有别)。穿衣方式常见的是上身穿六件衣衫,下身穿四条裤子,俗语云:"上六下四"、"着四着六"。即是指总共穿十件衣服,因十为终数,故此为临终时的穿衣方式,这也凸显与常人穿着的截然区别。显然,"四六货"就是特别的指代用语,是指大脑将死或思维不正常的人。同样道理,四四六六,十分四六,戆戆四六也用于形容愚蠢或者不合常理之行为。特别注意的是,该类俗语不单单用于形容智力方面的问题,而当行为有违常理时也常被斥为"四六"。
乱乱四六,意指做事毫无章法,手忙脚乱,致使他人受到干扰。亦是出自抬体(或尸)出间的过程,扛抬有禁忌,抬生抬死必须区分"四与六",抬的是生者,则首在前,若为死者,则脚在前,不能前后搞错,"四六"倒置转。据说,若慌乱之中搞错"四六",或尸体碰到地和墙时,则死者以后会变成厉鬼。所以抬者诚惶诚恐,小心有加。
"四六货"多为人背和暗中使用,是贬损语,辱骂语;"四四六六""乱乱四六"则是抱怨语,斥骂语。这些俗语原来都是丧葬暗语,后来被婉转借用而流行。随着时代的变迁,丧葬仪式趋简,久而久之,许多暗语消失,或者本义已不为人所知。这类俗语是委婉语,不是恶毒语,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源自于丧葬习俗就是恶毒语。"四"与"六"与丧葬习俗有关,因而成为不吉词语,生活中常常避讳数字"四"与"六"联用。
- 客家方言文化 话赖子满间角,唔当老公一只脚
-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
- 马英九:学客家客家人话信念大 赞桐花祭越办越旺
- 蔡英文吃苦客家人补习客家话 再战江湖
- 客家谚语朗朗上口又有教育指导意义
- 英语 对照 客家话日常用语
- 客家人在生活中聚集客家话歇后语
- 客家方言 “假斯文 真系补桶师傅”
- 客家方言 有钱亲哥哥,无钱死过摸
- 客家方言:太子菩萨,年年十八
- 客家方言:自家个孙子 屙个屎也伯公子一样
- 马英九:祖先来自客家文化陕西扶风 学客家话更有信念
- 客家方言 年三十晡还唔知哪家食
- 客家方言:莫嫌衫长,爱嫌背寒
- 美国外洋客家文化交客家文化流协会创立 邱绍芳客家话致词
- 客家方言 像大芋(务)仲一样
- 学习正宗梅州梅县客家话—语音客家话对话
- 朱立伦说话有天份客家人 闽南语客家话通吃亲和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