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是如何形成的?
客家话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的形成,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移分不开。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河南一带的中原士族。那时他们讲的是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河洛雅音,是当时北方地区通行的交际语,是北方官语,又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从而产生了新的次方言"江淮官话"。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
唐代末年,客家先民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他们在南迁和定居后,与当地百越人和畲、瑶等民族的共处融合中,又不断吸收了古越语、瑶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方言。
南宋时期,客家先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以后,随着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时,作为这个民系的共同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里基本形成了。
客家话称我、你、他为"捱(ai)你(en)、佢(ju)",其中尤以"捱"最为特殊。于是,一些操粤语的人称客家话为"捱话"。那么,客家话有什么特点呢?
相关阅读
- 客家方言文化 话赖子满间角,唔当老公一只脚
-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
- 马英九:学客家客家人话信念大 赞桐花祭越办越旺
- 蔡英文吃苦客家人补习客家话 再战江湖
- 客家谚语朗朗上口又有教育指导意义
- 英语 对照 客家话日常用语
- 客家人在生活中聚集客家话歇后语
- 客家方言 “假斯文 真系补桶师傅”
- 客家方言 有钱亲哥哥,无钱死过摸
- 客家方言:太子菩萨,年年十八
- 客家方言:自家个孙子 屙个屎也伯公子一样
- 马英九:祖先来自客家文化陕西扶风 学客家话更有信念
- 客家方言 年三十晡还唔知哪家食
- 客家方言:莫嫌衫长,爱嫌背寒
- 美国外洋客家文化交客家文化流协会创立 邱绍芳客家话致词
- 客家方言 像大芋(务)仲一样
- 学习正宗梅州梅县客家话—语音客家话对话
- 朱立伦说话有天份客家人 闽南语客家话通吃亲和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