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福建历史:北方汉人入闽及早期开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8-14 属于: 福建历史

汉武帝灭闽越国后一段时间,“有遁逃山谷者颇出,立为 冶县”《(宋书·州郡志》)。其时,东冶人口不满万户,不足以立县,汉廷未派县令,将其划归会稽郡管辖;增派一名东部都尉,并将尉治设在冶县,负责对新置 的回浦和冶两县的军事管制。东汉初,东部都尉的治所由冶县迁到章安(回浦),留其下属“候官”驻镇冶县。东冶因此就改为东候官,简称候官(至清代统称侯 官)。永和六年(141年),东汉朝廷又在冶县设置都尉一职,专管冶县,史称南部都尉。这情况一直延续至吴永安三年(260年)正式建立建安郡止。

东汉末年,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福建吴国势力范围。孙吴为占有福建,曾先后五次对福建用兵。第一次在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命永宁 (今永嘉)长韩晏为南部都尉,领兵追击会稽太守王朗到福建,被候官长商升打败。孙策又委任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福建,一举大败张雅,余众出降。孙氏势 力到达闽江下游。

第二次用兵在建安八年(203年),是时整个闽北还在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控制之下。他们与散居山区的山越结合起来,常常给孙氏的统治造成强大的威胁。 这一年,孙权西伐黄祖,闽、浙、赣的山越纷纷集众反抗。其中闽北有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5人,各率领万户,连屯于今浦城一带;吴五、邹临2人,各 率领6000户,分别屯于大潭、盖竹(今建阳)。他们同时向江西余汗方向进攻。孙权为解除后顾之忧,派南部都尉贺齐领属县5000兵“讨伐”。首先集中兵 力打败洪明,余部不战而降。继而驱军转攻大潭、盖竹,也取得胜利。这次出征,贺齐先后擒杀山越达6000余人,并从俘虏中挑选丁壮万人,以充实军伍。至 此,闽江上下游全归孙吴所有。

为了加强对闽北的统治,防止山越“作乱”,孙权将会稽南部都尉治所移至建安(今建瓯),并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前,相继在闽江上游设置建平(今建 阳)、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四县。加上原有的候官(今福州),福建已有5县。但山越的反抗没有停止。建安十三年(208年)、嘉禾四年 (235年)、赤乌五年(242年)和太平二年(257年),先后又发生山越“作乱”,均被孙吴派兵镇压。前后花费50多年时间,经过五次用兵,吴国对福 建的统治才取得暂时稳定。吴永安三年(260年),撤去南部都尉,建立建安郡,对福建的“武治”宣告结束。

孙吴为把福建建设成重要的水师基地,从孙策开始,就把所谓“公私苛乱者,悉投于此”。孙皓把政敌(包括宗室)和罪犯连同家属,通通迁到东冶,为造船服 苦役。据记载,景帝时(258~263年)[一说是孙皓建衡元年(269年)],在东冶置典船校尉[船坞设在今福州开元寺东直巷(《古今图书集成》卷 795)]。孙皓于天纪年间(277~280年)设温麻船屯,征集当地工匠和劳力建立更大规模的造船基地。当时,温麻船屯能用五板制造海船,称为“温麻五 会”;还制造青桐大舡、鸭头舡等各类船。晋左思《吴都赋》称:“宏舸连舳,巨舰接舻……篙工楫师,选自闽禺”。说明福建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海员。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孙吴与海外的联系加强了。福建不单是孙吴的海军基地,还是孙吴联系岭南及东南亚各国的交通枢纽。海上交通发达,也促进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福建社会经济真正发生巨变,与大批汉民向福建迁移有关。北方人民到福建定居,早在秦汉时代就开始了。但大规模向福建移民,则是到两晋北朝才形成第一 次高潮。当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动乱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远离中原成批地向南方福建等地迁移,形成历史上所谓的“衣冠南渡”。

第一期北人入闽发生在西晋的“永嘉之乱”(307~312年)后。据唐人记载,“衣冠始入闽者八姓,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这些人入 闽后多在闽北建溪、富屯溪、闽江下游以及晋江沿岸土地肥美之处“占籍”。第二期发生在东晋元兴年间,时三吴八郡爆发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在卢循领导下,由浙 江永嘉入晋安(今福州),在海上与刘宋军队周旋3年之久,失败后“余种悉遁入闽”,散居在沿海地区,造船航海“走异域”,人们称之为“泉郎”(亦曰“游艇 子”)。第三期是侯景之乱时期,入闽者以“不能支赋役”的穷苦农民为多数。他们逃亡福建,“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遂入深山穷谷,以为营生安业之 地”。他们涌进福建腹地山区进行开发,“耘锄所至,甫迩城邑”。

从北方迁来的人民为福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也为郡、县的增置创造条件。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把建安郡分析为建安、晋安两郡;梁天监中 (502~519年),随着闽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又从晋安郡分出南安郡;陈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为了满足陈宝应的欲望,特设“闽州”以羁 縻之,福建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到天嘉六年(565年),罢闽州,所辖三郡仍归东扬州

随着北方人民大量入闽,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利建设也陆续开展。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福州开凿“西湖”和“东湖”,灌溉福州平原的农田。陈太建 元年(569年),长乐挖掘方圆20多里的“严湖”,连江也开了“东塘”。水利的兴修,促进农业的发展。贾思勰《齐民要术》收入的福建水果品种,有建安的 橘,候官的杨桃和王檀子(即黄皮果)等等。畜牧业尤有突出的发展,闽中成为南朝著名的“畜牧地”(《旧唐书·柳晃传》)。从六朝古墓出土的器皿中有关于 、鸭的陶器和雕塑,也反映当时家庭副业之兴盛。福建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有建筑、冶铸、制瓷、烧灰、砖瓦、金银首饰、蚕丝等行业。尤其是制瓷业发 展迅速,福州怀安和泉州磁灶,是著名的产瓷之乡。福建烧制的青瓷,在全国享有盛誉,造型复杂而多样,有饮食用具、陈设用具和文房用具类等。这些日用器皿还 根据实用和美观的原则,进行雕塑和装饰。此外,南朝时,建安所产绵(丝)的质量超过东南其他产丝地区,织造的“彩缎”畅销各地;造船基地不断扩大,技术上 也有很大提高。“晋安港”发展成为海外商船往来的集散地,吸引着许多外国商人和文化人。

随着士族地主的到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也随之传播开来。其一,随意“占籍”,聚族而居。闽江、晋江、九江、汀江四大流域交通方便、土地肥沃 之处,都被他们占去。由于是聚族而居,故多排斥不同姓氏者,常常因此引起械斗。其二,私自召募部曲,实行武装割据。入闽的豪强地主,大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家 兵。人多势众者往往形成割据,掠夺农民为奴婢,扰乱地方,对抗政府。晋安候官的陈羽、陈宝应父子就是典型。其三,大兴土木,建造庙宇。从战乱中逃生入闽的 北方士族极力寻找精神寄托。闽中各地建造的庙宇寺观达56座,许多著名的佛庙,如福州的绍因寺、法林尼寺、东禅寺、开元寺,建瓯光孝寺,莆田广化寺,都是 这个时期兴建的。福建信奉佛教之风由此传开,影响后世。南朝士族豪强“牧守在官,皆竟事聚敛,劫剥细民,以自封殖”,结果弄得“人人厌苦,家家思乱”,社 会矛盾十分尖锐。自天监四年(505年)到大同十年(544年),从长江以南到岭南,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有12次。福建阶级斗争也相当激烈,“累杀郡 将”,“前后太守莫能止息”,人民苦不堪言。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以后,对福建进行整顿。其一,是压制地方士族豪强势力,把沦为豪强佃客、部曲的农民变为政府的编户;其二,对原有州、县进 行裁并。大业三年(607年)把原设的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三郡之下原设15个县,裁并为4县,建安郡治由建安(今建瓯)移至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