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纷争不断,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
王昭君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要来长安朝见皇帝。汉宣帝送给他一套很好的衣帽、一颗用金子制成的大印、一辆上等的马车,此外还有许多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呼韩邪单于穿戴打扮好,坐着新马车,跟着汉朝使者来到长安。汉宣帝亲自出城迎接,用高于诸侯王的礼仪接待他。当汉宣帝和呼韩邪单于登上渭桥,成千上万的人一齐高呼“万岁”。呼韩邪从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场面,文武大臣、各部落的酋长、各地的诸侯王以及老百姓多得数不清,他简直都惊呆了。汉宣帝请呼韩邪单于参加专门为他举办的宴会,两人互相敬酒祝福,关系十分融洽。
在汉朝待了一个月后,呼韩邪单于心满意足地回去了。汉宣帝派一万六千名骑兵护送他,并给匈奴送去许多粮食。
郅支单于看汉朝皇帝对呼韩邪这么好,心里嫉妒,想攻打呼韩邪部。但是,他自己虽然打得过呼韩邪,但是汉朝力量大,汉朝一旦帮助呼韩邪,那他就不是呼韩邪的对手了,于是,他表示愿意同汉朝和好,主动向西搬迁。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即位。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请求到长安来,想和汉朝结亲,好使两国关系更加亲密。汉元帝心想,这次和亲和前朝可不同,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便答应了呼韩邪单于的请求。他命令手下到宫中挑选一个又美丽又能干的宫女,并承诺如果愿意嫁匈奴单于,就把她像公主一样看待!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
昭君出塞图
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这就是王嫱,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那时候昭君还没有见过皇帝。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汉元帝命人教王昭君说匈奴话,给她讲匈奴的风俗习惯,还教她学习琵琶,王昭君学得非常认真,弹起琵琶来动听得连鸟儿都舍不得飞走。
元帝吩咐大臣选择吉日,到了成婚的那一天,呼韩邪单于亲自来迎娶新娘。汉元帝给的嫁妆令人艳羡:金银自不必说,其中丝绸就有一万八千匹!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王昭君来到匈奴以后,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把汉朝的先进知识和生产技术传给了当地的人民。她帮助呼韩邪单于改变匈奴族以前单一的游牧生活,不再整日骑在马背上到处游荡。从此,匈奴人有了自己的农业生产,学会使用中原先进的农具,使自己的粮食有了保障,生活也稳定下来。
王昭君建议呼韩邪改革匈奴人的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文化。在王昭君的大力宣传与协助下,呼韩邪单于使匈奴族又繁荣起来,人口增长,牛羊也到处可见。
王昭君经常派人传递书信,询问中原的情况,还经常捎带一些特产给汉朝皇帝。当然,汉朝皇帝也不时地送一些贵重物品给匈奴单于。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六十年。
昭君去世后,被埋在一块水土很好的朝阳山坡上,她的墓被叫做“昭君墓”。本来,那个地方靠近沙漠,很少有青草。可是昭君墓却始终长满了青草,所以,昭君墓又叫做“青冢”。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几十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辈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得到历代史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