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刚柔倒置,御外失措(1)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7 属于:李鸿章
  •   李鸿章先文后武,勇战于内,杀人惟恐不多,杀降惟恐不尽,而获官位。然而对外却是以议和为上,以了事为要义,委曲求全,息事宁人,走卖国路线,致使民族受辱日重,国家渐趋沦亡。

      1.四川教案,取悦法国钱作使

       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四川酉阳发生信奉天主教的教民与不信天主教的团民之间的冲突,称为酉阳教案,事隔不到一年,即同治八年9月,李鸿章到达 成都奉旨查办教案。开始了李鸿章的"四川教案"查办活动。十二月,成都将军崇实奏报说各乡纷纷打教,酉阳州属的纸房溪教堂里,教士司铎覃辅臣纠集教民杀死 团民多人。当时官府派兵解散团民,同时要求纸房溪教堂也自行拆毁教堂炮台和附近堡寨。

      但此事崇实办得不明白,没有将平民被杀被焚详数 以及教民的损失具体情况报告清楚,造成法国公使来到总理衙门咆哮公堂时,总署无法力争。总理衙门章京周家楣上书恭亲王,说各省办理教案"从未有溃败不可收 拾如四川教案之甚者也。"原因都是由于崇实主持不当,在民教交涉中经常偏护教民所致。他要求朝廷另派"素有威望深悉洋务之临省封疆大员前往持平办理",并 给将军处分。

      同治八年(1869年)夏,李鸿章正在赴四川成都查办总督吴棠被参案件的途中。当他行抵顺庆府时,接到军机处寄来的上谕,命他会同四川将军崇实和总督吴棠,查办酉阳教案。时间已是九月初八日(1869年10月12日)了。十八日(22日),李鸿章到达成都。

      十月初三日(11月6日),李鸿章一面上奏为吴棠开脱,一面上奏查复酉阳教案。认为应该查办酉阳教案的首犯;至于贵州教案,则派随员中的道员余思枢前往贵州会同当地官员一起查办。

       这时,法国公使罗淑亚等得不耐烦了。他离开北京,声称要到南方去率军舰逼迫速办教案。十月初八日(11月11日)路过天津时,对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说对酉 阳教案,他已经访问清楚,是张佩超主谋,一个姓杨的是杀人正凶,现在所捕获的刘幅实际是另一案中的罪犯,拿入本案,不过是"顶凶",这是"人所共知"的事 情。崇厚上将罗淑亚这番话报告给总署。

      十八日(21日),总署即行文李鸿章,告诉他法国所开的凶手清单,强调如不把真正凶手拿问,"恐无以服公使主教之心,而关其口。"

       十一月初七日(12月9日),李鸿章行抵重庆。法国新主教梅西满来见。十一日(13日),梅西满呈给他《酉阳通属教民受难原委节略》,共写了三张。李鸿 章令川东道锡佩前去办案。经调查,此案原因教民秀元入教后,欺压乡民,龙本与同乡何彩是表兄弟,但关系不好。一天,他在诵经时,何彩的母亲在旁嘲笑。龙 起来就将何彩之母捆打。龙秀元的大嫂有女儿名四姑,原许配朱永泰的孙子,订有婚约。当朱永泰前去约婚时,他强迫朱退婚。朱老汉不同意,他就将朱也一顿痛 打。为此,何彩约齐团民入城攻打教堂。这时,武举杨正亭(又名桢廷)趁乱同何大发、刘幅等将教堂里的法国司铎李国打死。

      李鸿章强调, 信教的教民与不信教的团民都是中国百姓,犯罪者应一律由中国官府治罪。得知杨正亭躲到贵州的思南府乡下,教授武艺,当即派人前去捕拿。后来该人病死;领导 打教的何彩也已经逃跑。官府将其胞侄何大发拿获,并发悬赏捕拿何彩。于十一月十四日(12月16日)捕获,二十七日(29日)押到重庆。李鸿章亲自提讯, 三十日(1870年1月1日)就将其正法,怕他牵连更多人。同案处以死刑的还有刘幅,他的罪名是"勾结黔匪";此外将随从打教的曾占敖等6人分别处以军徒 各刑。同时,将激成此案的教民龙秀元也处以徒刑。

      对于酉阳州纸房溪教堂的教民王学鼎,以其于同治五年(1866年)曾诱杀何廷彦等 22条人命,又于本年二月十三日(1866年3月29日)、三月初二日(4月16日)在纸房溪教堂纠众杀死赵二、杨仕龙等全家,并附近团民130多人,实 属罪大恶极,王学鼎处以斩立决,其帮凶张添兴处以绞监候,其余随从作恶者易得杨等4人处以充军流刑。

      李鸿章将这个处决咨会法国领事, 并解释张佩超对于酉阳此次教案实不知情,说张已是七十七岁的老人,距此次打教地点200里地,况且他已经因上次同治四五年间打教的事情,被罚款2万两,到 现在还欠1.2万两;上年五月又遭教民毁家,被打死雇工3人,强奸寡妇女,掠走衣物银钱,并其儿子也被捆送重庆无辜监押而死了。至于贵州遵义教案,据查已 死的赵教士并非被打死,而是在省城教堂病故,当贵州巡抚派人开棺验伤时,教堂主教拒绝,更可证明所谓"被打死"之说是诺言,另外所谓失踪的梅教士也没有被 杀,马司铎的坟也完好无损,没有遭到挖抛。当然,对于贵州教堂的损失,还是要劝令团民赔修的。

      此案处理完毕,李鸿章觉得法国人应该满意了,中国人也该觉得做到民教持平办理了。正好这时湖北又发生了天门教案。于是李鸿章奏报就要起程回湖北。崇实补充报告说,李鸿章原断给教堂赔偿费1.5万两,另给张佩超垫赔1.2万两,而法方不满意,最后增至3万两。

       不料,法国公使罗淑亚对酉阳教案又有四项新要求,再次带军舰来到湖北。李鸿章赶快顺江而下,驶回汉口劝阻。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867年1月31 日)到达。当天迎上法国主教梅西满和副领事狄隆。他们对他说罗淑亚公使主要是不满于对打教主的人张佩超没作处理,其次是对于为打教创造方便的衙门书吏没作 处理。法方说,张佩超实为此案主谋,如不因其年过七十,定要将其从重治罪,今后为使酉阳境内平静,必须将张佩超驱逐出此地,并仍须向法国教堂缴纳上次尾欠 的1.2万两白银。

      对于前项要求,李鸿章答复说,张是该地大户,有田许多,一时不便迁动,但从前已经通过官府动员张氏迁居别处,以便 与本地教堂脱离接触;对于后者,李鸿章强调说,原议给的三万两银内,已为张氏垫赔尾欠,现在法国方面收下三万两银票,却完全作为赔补教堂和抚恤受害教民的 损失费,而另追张佩超的尾欠。中国官府绝不能再为垫付,只能令地方官代催,而且不能承诺期限。至于两名书吏,则给予免职处分,另明确承诺不将原酉阳署理知 州胡某重新派回酉阳任职。法方对以上处理表示同意。

      对于酉阳事件的本末,中国方面的奏报与法国方面的节略有不小的出入。综合两方面的 档案,大体上可以认为张佩超从前与教堂已经结仇。他家有田许多,在当地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此次又被教民毁家,很可能在幕后煽动,也许真是领袖人物;酉阳 州衙里的书吏支持何彩等人打教,并将官府的火炮供给他们用来轰击教堂,将原本华丽壮观的教堂轰毁,而且有人将因与教会结仇而押在狱中的武举杨正亭放出;这 一切不能不令法方怀疑知州胡某对此次事件持纵容态度,至少也是同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