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一生尊敬汤若望:可惜去世太早 人亡政息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6 属于:顺治
  •   对清王朝失去几次发展机会,表示惋惜的人不少。比如清朝入关初期,外国传教士汤若望颇受皇太后顺治皇帝礼遇,但随着顺治帝病故,汤若望被攻讦,从而使中西文化交流的窗户刚打开便被关上了。言外之意,倘若清王朝沿着顺治的路一直走下去,近代中国就不会落后于西方。

      其实,这是学者的慨叹,是坐在书斋里生发的良好愿望,也可以说是痴人说梦。那些权力人物哪里会这样走路?

      顺治尊崇汤若望只是一个个案,就像李世民与魏徵君臣建立的关系一样,世人可以羡慕,也可以称赞,但那不是可以复制的君臣关系。就顺治和汤若望来说,是皇帝本人的个性和汤若望个人的能力造成的良好关系,也是清朝立国初期特殊情势结出的果实,而不是一种稳固的国策。

      时过境迁,这种关系便不复存在。顺治一生尊敬汤若望,可惜去世太早,不久汤若望便蒙冤了。

      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治国方式,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存在很久了,清朝统治者不仅完整地把这一点继承下来了,而且还有光大之势。原因在哪里?因为这种治国方式所有的人(君、臣、民)都驾轻就熟,能给当权者带来最大的利益,没有任何法令,更没有任何人可以约束皇帝。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政治文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点野心的人都想当皇帝的原因。即使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还是舍弃大总统不做,做了几十天皇帝。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民主思想确实发芽了,这事倘若在清之前,袁某人很可能成功,但那时不行,这块土地上有了民主幼芽。

      不得已,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为什么干这等龌龊事?曰:利也。这个"利"

       字,不单指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方面的。帝制培育的国民是低眉俯首的顺民,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统治,使原来的顺民又"顺"成了奴才,成了奴性十足的顺 民。最后,民:不管用什么方式变成君之后,一如早先的皇帝;臣:不管用什么方式变成君之后,更是一如早先的皇帝。中国专制社会,过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就 变个皇帝,却万变不离其宗。

      "宗"指什么?是不是那个"利"字呢?

      没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抵御不了这种诱惑,只 顾集团利益的人,不会痛击这种诱惑。顺治哪里有力量抵御这种铺天盖地的诱惑呢?不要说顺治,就是他的后代,哪里有一点抵御的可能呢?基雅维里说,人性的 软弱使民众难以抵抗腐败的诱惑,他们不易为共和做牺牲,反而更容易被专制权力所网罗,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成为专制的帮凶。

      具体点说, 顺治确实对汤若望很敬重,尊称他为"玛法"(满语,长者或爷爷)。1653 年 4 月,又诏赐汤若望为"通玄教师"(康熙时为避讳,改"通微教师")。 顺治皇帝对汤若望介绍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感到十分新奇。可以说,汤若望为顺治皇帝了解西方打开了一扇小窗。

      不过,帝制培育的土壤是个创造奇妙事物的场所,顺治重用汤若望,别人干涉不了就不加干涉。但事情不算完,顺治死后再说。果然,1661 年,顺治皇帝驾崩,康熙即位。康熙三年(1664 年),一个叫杨光先的大臣起诉汤大人,鳌拜等四辅臣支持杨光先。

      杨光先列举了汤若望等人的三条大罪:其一是潜谋造反,其二是邪说惑人,其三是历法荒谬。杨光先认为,在中国传教的汤若望,有颠覆中国的阴谋,提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73 岁的汤若望此时已重病在身,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由作为"同案犯"的比利时籍耶稣会士南怀仁在旁代为申说,而汤本人根本无法向审判大臣解释。其实,不老迈就有解释的机会吗?即使有机会,解释又有何用呢?另据有的书籍披露:杨光先在控告过程中大施贿赂手段,他

      花费了白银四十万两,买通了许多办案官员,还施惠宝珠十八颗,堵住了一些人的口。其实不用破费,杨光先必胜——此一时彼一时也。治国策略总是随皇帝的更替而变化,就是同一个皇帝,也常常前期与后期大不相同。

       刑部采信了杨光先的说法,将汤若望等人的罪名定为大逆之罪,并根据刑律拟出处理方案:将汤若望等钦天监官员凌迟处死;相关人员之子斩立决;不及岁之子、 妻室、家人、地亩、财物等严查入官。四辅臣向孝庄太皇太后作了汇报,孝庄太皇太后非常不高兴,斥责他们说:"汤若望向为先帝信任,礼待极隆,尔等岂俱已忘 却,而欲置之死耶?"

      孝庄太皇太后这些话救了汤若望,年逾古稀的他被释放了,回到了宣武门他的教堂里去养病。康熙五年(1666 年)8 月 15 日,汤若望逝于寓所,享年 75 岁。康熙八年(1669 年)9 月,汤若望得到彻底昭雪。

       简述汤若望这一阶段巨大的人生转折,是想说,顺治重用汤若望不是清朝走入新路的契机,统治者们没那个觉悟。"机会"不是随处可见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倘若清朝统治者意识到过去曾经失去过机会,后来为什么在统治力已经日见其绌的时候仍然错失良机?况且,几千年培育的土壤已使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习惯于固有的 一切,习惯于争论"夏""夷"问题。晚清时,郭嵩焘说了几句西方的好话,便惹来了满朝文武及在野士大夫的愤怒。卸任回到老家时自巡抚以下的地方官员都"傲 不为礼"。

      那个岁月,据清朝开国的时间已经很远了,尚且如此,顺治时代人们的思想是何种水平,完全可以推测出来。专制带来的政治利益,必然也使经济利益附在政治这张皮上,从上到下贪污腐化且明目张胆。然后恶性循环,无视新的机会,贻误新的机会,扼杀新的机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