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招安及梁山起义悲剧原因探讨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宋江
  •   (一)
      
      《水浒传》中宋江是以梁山义军的领袖身份出现的,从作品实际看,宋江接受招安最重要的方面是他个人性格的复杂性造成的。也就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忠义思想,在作者笔下,忠义思想无疑是宋江性格的核心。封建社会最高道德准则就是忠义,对朝廷、父母就要讲忠,对朋友就要讲义,那个关圣人就因为是"忠义"的化身而被后人所敬仰。忠义思想有时候是统一的,但有时候是矛盾的,因而也就使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体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宋江的思想性格复杂性就是在忠义发生矛盾时因不同的选择而形成的。《水浒传》十八回宋江出场时写他"平生只好接纳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流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不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脱;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使管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这段话详细的介绍了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并在他以后的言行中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
      "济危扶困"、"结纳江湖好汉"是宋江为人讲求义的一个方面,他对贫困的人总是"周人之急,扶人之困"。阎婆丈夫死了,他为其买棺材,又慷慨给其十两银子做使用钱;他对买汤药的王公时刻不忘为其许的一口棺材。宋江对落难的好汉更是"一意撒漫",视同兄弟。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以结识宋江为荣。宋江也正因此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初遇武松时就深慕武松的一表人才,所以一见如故,当即同起同坐。"酒罢就留武松在轩下做一处安歇",又给武松做衣裳,当武松要回家时,有送给盘缠,远送一程,并结拜为兄弟,不能不使"武松坠泪"。金圣叹批时也叹道:"真好宋江,令人心死。"〔4〕宋江和武松在孔太公庄上相遇时,兄弟之情更浓。"当晚宋江邀武松同榻叙说一年有余的事",金圣叹在此又批到:"我在世间无所爱,正独爱此一句耳。"〔5〕
      在宋江的身上忠和义的思想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一方面对朋友义重如山,一方面他又十分讲究忠孝,这和他的家庭出身,他的文化修养,他所从事的职业密不可分。他出身地主家庭,又跻身于统治机构的下层,为郓城刀笔小吏,"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三十九回宋江词)他素怀大志,这在他嘱咐武松时就表现出来了,他的抱负是"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这就是说他不安于屈沉下僚,因而和当权者存在着矛盾,有反对贪官污吏的思想。但他这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对于皇帝是没有非议的,总认为当朝皇帝是被奸臣蒙蔽了。这里明显地表现了他的忠君思想。正是忠君他才迟迟不上梁山,宋江的忠君思想始终是很明确的,他私放晁盖,只是希望他逃命,并不希望他落草为寇,认为上梁山是"灭九族的勾当,于法度上却饶不得"。他亡命江湖中,多次被那些山大王们请上山,他都不肯上山落草。他刺配江州途中,晁盖把他接上山,他拒绝入伙,它虽然重义气,但他认为,还有高于义气的东西,那就是忠孝。他说入伙梁山"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命,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流放到江州,宋江写反"他时若随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实际上是批评黄巢自立皇帝,是非大丈夫所为,他认为忠义才是大丈夫的风骨,后来他在梁山上干的事业才是大丈夫的所为。而且他始终就不想反抗朝廷,上梁山也只是暂居水泊,如他对武松所说:"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他是把上梁山作为暂时避难的处所。上梁山后,特别是梁山起义军不断壮大、节节胜利的时候,他这种招安的思想越来越强烈。他在招降关胜等朝廷将领和劝说卢俊义时也一再表达这种立场。
      宋江上梁山以前他的思想是忠义思想,上梁山后这个忠义思想就变成他的路线。所以说宋江的招安路线是有深刻的思想基础,不是突然变化的,宋江的的思想是一贯的,上梁山前,他的行为准则是忠义。对江湖上好汉、豪杰称兄道弟,扶危济困;对朝廷、对父亲尽忠。如果忠和义发生矛盾,他是让义服从于忠。上了梁山以后,这种思想很自然的就会演变为招安路线,让义服从于忠。他上梁山确实有一个很明确的态度,就是到梁山后等待招安,所以他特别地讲忠义。梁山泊本来是一个反抗朝廷的一个存在,但是宋江把它变成一个讲忠义的队伍。
      
      (二)
      
      从宋江起义的历史和《水浒传》形成的过程来看,宋江的招安和水浒的结局有其历史的深刻原因。
      第一,宋江的招安是有它的历史根据的。历史上对宋江起义有如下记载:《宋史.徽宗本纪》:"(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东京、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6〕《宋史. 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7〕后"擒其副将,江乃降。"〔8〕《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9〕《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宣和初年,折可存擒方腊后"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范圭作,1939年在陕西省谷府县出土)从历史记载看,宋江起义的结局是被张叔夜招降的,或者是被折可存平定的。只不过,历史记载他是打仗失败后投降的,而小说则是写他取得了一连串的斗争胜利以后接受招安的。
      第二,宋江的一意招安和《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环境有关。宋王朝与其他朝代不同,对农民起义一方面残酷镇压,另一方面采用招安的方法来收降。这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就有体现,七十八回高太尉起兵征剿梁山泊,调的十个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出身,后来受到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连最粗鲁的李逵也知道"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的事实。可见"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现象在当时是极普遍的。
      第三,民族斗争历史背景的影响。水浒故事从口头流传到文人写定成书的整个宋元时期,都处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背景之下。作者也是肯定宋江的招安道路的,认为这是啸聚山林的亡命之徒的出路,是与国家立大功,为百姓分忧的良谋,称赞他们是忠心报国。招安的描写,显然跟这一特定历史背景有关。南宋时期,北方的抗金义军愿意依附朝廷,共同对付外族入侵者。元朝时期,民族矛盾更是居于首位,社会上的普遍呼声是,各色人等都要为国效力,招安路线跟"平虏保国安民"的口号联系在一起这正是当时时代要求的反应,绝不是偶然的。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对宋江招安的描写也正是这种民族矛盾的一种折射。

      (三)
      
      从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来看,宋江接受招安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一种必然结果。
      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因而这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样使当时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10〕宋江选择了一条招安的道路,也就是说他是被统治阶级招安了,其实在《水浒传》中其他的英雄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案。李逵提出的"打去东京,夺了‘鸟位’"也不过像明末农民起义一样,换一个新的皇帝。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说明他们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的深浅不同。宋江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名利思想较重,所以他认为人应该"封妻荫子",他希望梁山兄弟们都能为国建功立业,以便青史留名。李逵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浅,所以他认为当今皇帝昏庸,应该换一个像宋江一样的皇帝。但不管是宋江,还是李逵,他们都不能超脱皇权思想的局限。
      其实历史上农民起义接受招安的多得很,李自成张献忠都接受过招安。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所推崇忠义思想影响的结果。"忠义" 思想是维护封建社会君臣、朋友关系的最高道德规范,不仅在统治阶级内部是一种牢固的观念,就是在被统治的普通老百姓中,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虽然李逵、鲁智深、武松表示反对,但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他们也都曾说过让现代读者感到讨厌的"皇帝至圣至明,只被奸臣蒙蔽"这样在书中重复过无数次的话。
      总之,由于宋江个人性格中忠义思想的复杂性,由于水浒故事的历史和《水浒传》形成的历史原因,由于农民起义的阶级局限性,《水浒传》中宋江为英雄们选择了一条自认为可行然而却是最不高明的以悲惨失败而告终的招安道路,让读者痛之、惜之、甚而恨之。但是正是这样的描写才真正的符合作品的实际和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3〕、〔4〕、〔5〕《水浒传》会平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
      〔2〕《开展对〈水浒传〉的评论》。《人民日报》1975年9月4日社论。
      〔6〕、〔7〕、〔8〕、〔9〕《宋史》022卷、351卷、353
      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第一版。
      〔1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25页,人民出版社,1991,2,第二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