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忠实奴才宋江
【关键词】宋江;起义;招安
天道奇诡,异人降世,远见卓识,一腔义气布四方,不惜钱财与他人,这人便是宋江,出在山东郓城县。位于黄河的下游,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孕育了这个地方。在这有个宋家庄,大约公元年1074年,即北宋元丰4年,宋江出生在这。
宋江,表字公明,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宋清,父亲宋文龙,是乡里的名儒,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自然家境还是过得去的。宋江排行第三,人称三郎,因为长得黑,人称黑三郎。又因比较孝顺,也称孝义黑三郎。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便滋生了一种儒生的思想——忠孝。
一、混入起义队伍,获得领导实权
自幼学儒,要去做吏,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事亲行孝,疏财仗义,视金如土,结识江湖好汉。故其在江湖上便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及时雨"——宋江。一提起他,无不敬仰,无不叩首。他是江湖人物心中神一般的人物。
当晁盖等人"智取生辰刚",夺取了蔡太师的贺寿礼时,宋江由于义气私自放了晁盖。这便使得自己成了晁盖的救命恩人,一之为日后上梁山奠定了地位。但是实际上在他心中却认为这是犯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等到晁盖等人与梁山泊上不断发展实力,他更觉得这是大逆不道。
当其"怒杀阎婆惜"后,自知犯了大罪,出逃在外时也没有投靠梁山泊。"大闹清风寨"后,在无路可走时只得投身梁山。途中收到家书,迷途知返。他毫不犹豫的回到了家中,结果只能被捕。宋江表示宁可当囚徒,也不愿占山为王,于是只得发配江州。知道梁山好汉会在中途搭救自己,故意吩咐押送自己的狱吏绕道而行。当请他上山入伙时,宋江以死相胁,枷也不开,说是有违国家法度,之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他说道:"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违天理,下违父教,总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冠冕堂皇的话更加加重了他人的尊重,二之为上梁山做了铺垫。
宋江一心指望朝廷的大赦,自己可以继续为官。无奈一时兴起,浔阳江头,一首反诗真正将他逼上了梁山。三之为真正投奔。梁山还是大声呼道:"不由宋江不上梁山"。这是何等的嘲讽。
从此宋江便进入了起义队伍,并且成了二把手,自晁盖以下。书中写道:"撞破天网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这是对社会黑暗的揭示,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被逼上梁山一说。他却绝非如此,只不过是暂且寓居于此,以待日后诏安,这是他之所以上梁山的最终目的。
曾头市一役,晁盖误中史文恭毒箭,一命呜呼。宋江便坐了头把交椅,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梁山领袖。首先便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个举动便使梁山起义违背了初衷,同时向天盟誓"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你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保国"。从这就可以看出这伙梁山好汉的最终结局。
二、壮大实力,招降纳叛
不断的征战,使梁山的实力渐渐壮大,宋江在招降上是一成不变的:亲解其缚——以礼陪话——纳头便拜——相待宴席。"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居水泊,权当避难,造恶甚多。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和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就是这样所谓的谦卑之语使一个个猛将为其征战。这些人本是朝廷重用之人,但就是听了"小吏小吏,罪人罪人"之类的话,看了其逢人便拜的举动,一个个无不感动。书中说是因为之气相投,迎合星气。
宋江上梁山只是为了将来有一日能够实现诏安,所以每每对向李逵之类莽撞,出言不逊的人实施教化。在军事上宋江从不主动出击,不扩大根据地,更没有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宋王朝的设想,因而使起义军处于被动的守势。几次大的战役,多是为了救人或反征剿而自卫,最多不过是为了"惩治"以下个别的贪官。
一系列的战役,在读者看来很是豪迈,但是细细看来,加入招安,一切的辛劳都是白费。如:三打祝家庄,大名府之战,东平府,东昌府之战,尤其是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只是将朝廷的一些人才收为己用,实际上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三、走向招安,命运终结
宋江为了招安可谓费尽脑汁,待到时机成熟时,宋王朝派人前来招安,宋江"以手加额",喊出"再生之幸"的心声,这可真是遂了内心久久的愿望。张灯结彩。
受到招安,大批的人无功无绩,恰逢方腊起义军四起,对宋王朝的通知岌岌可危。宋江为巩固其地位,便主动向皇帝请旨,欲充当急先锋征讨方腊。并叫道:"若不把方腊起义军斩尽杀绝,誓不还军"。充分的暴漏了其内心的奴性,一心要为宋王朝效力。与之前的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俨然由匪徒成为官军,走向了悲惨的道路。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每每有英雄魂归天际,宋江一听到便大声恸哭,每到这时宋江的忠实支持者吴用便劝道,这是天意,当下最重要的是继续兴兵进发,而不是因为这个而影响大事。在这次战争中,再也没有了豪迈,只有悲壮。从涌江门张顺归神开始,一个个梁山好汉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奸臣当道,尽管取得了胜绩,但是仍然不能容许宋江一伙存在。最后只得一壶药酒,命丧黄泉,就是这样,在临死前还是为统治阶级着想。李逵,这个一直追随宋江的忠实者便葬送在了宋江手中。唯有这样,宋江才会安心,忠义才不会被破坏,梁山如幻影般的来了又去了,对于统治阶级毫无影响。
一首英雄的歌便唱尽了,不知是喜是悲。宋江,"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之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是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故能结义梁山,为一百单八人之主"。这是李贽的序。宋江,为了忠义终其一生,最后也葬送了自己。纵观宋江的一生,根本不是农名起义的杰出领袖,而是统治阶级的忠实拥护者,为了朝廷而不惜一切的人。
参考文献
[1] 李贽与水浒传资料专辑[M].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
[2] 施耐庵,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M].凤凰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宋江与陈近南形象比较浅谈
下一篇:宋江大做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