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垂帘太后
桓温死后的四五年中,谢安的主要对手是桓冲。谢安在朝在野均没有党援,只好请褚太后临朝,以宫廷势力相抑。
褚蒜子是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一生一共经历了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六代皇 帝,先后三次垂帘听政,任用了谢安等贤臣,凭着自己出色的政治才华,挽救了危机四伏、动荡不堪的政局,帮助东晋王朝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堪称一代杰出 的女政治家。
褚蒜子是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褚家世代高官厚禄,自东汉以来就是名门望族。褚蒜子的曾祖父褚洽在西晋武帝时曾担任 安东将军,祖父褚洽曾任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少年老成,颇有盛名,桓彝因此评价他说:"季野有皮里春秋。"意思是他凡事都不露声色,从不对事物表态,更不去 评价人与事的优劣高低,实际上却心里有数。东晋名相谢安也很推重他,说"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据说,褚裒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前去拜访晋明帝的小 舅子庾亮。庾亮让著名的术士郭璞为他占卜,谁知道郭璞一看卦象却惊呆了,说:"这不是人臣的卦象,不过二十年后,我这个卦才能得到验证。"
因为褚家门第高贵,再加上褚蒜子的美丽及出色的才华,所以晋成帝司马衍将她许配给了弟弟琅玡王司马岳,褚蒜子从此就成为了琅玡王妃。她的父亲褚裒,也因此出任了豫章太守。
咸康八年(342)六月,二十二岁的司马衍病重不起,临终前诏命同胞弟弟琅玡王司马岳继承自己的皇位。于是司马岳登基称帝,是为晋康帝,同时册立褚蒜子为皇后。刚刚十九岁的褚蒜子就这样当上了东晋的皇后。
他们夫妻非常恩爱,楮蒜子还为司马岳生了一个儿子司马聃。可是没想到晋康帝司马岳也很早就去世了,年仅二十三岁。两岁的司马聃继承帝位,是为晋穆帝,年纪轻轻的褚蒜子也由皇后晋升为皇太后。
其实早在丈夫晋康帝司马岳在世的时候,褚蒜子就曾经屡次参与过朝政大事的决断。她的见识和决断令王公大臣们都很佩服。所以后来褚蒜子成为皇太后之后,以司徒蔡谟为首的群臣联名上奏,请求她临朝听政,代小皇帝掌管国家。
在褚太后答应了垂帘听政之后,何充再次上表要求褚太后的父亲楮裒入京总揽朝政,甚至还要给他加以不臣之礼,让文武百官都来参拜他。二十几年前郭璞的那一卦终于得到验证了。
可是早在褚蒜子当王妃的时候,褚裒就早早地离开了京城,去当豫章太守。在当太守期间,褚裒为官清廉,就连家里厨房中所用的木柴,都让自家的仆人去山上 砍。到女儿当皇后的时候,他更拒绝了皇帝女婿给予自己的侍中、尚书官衔,千方百计地离开了京城,出镇半洲。最后褚蒜子给了父亲这样的任命:都督徐州、兖 州、青州及扬州二郡军事,兼徐州兖州二州刺史,卫将军,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
褚裒虽然身在地方,但他只是为了避嫌,实际上对朝政情况一直都很关心。他还曾向女儿推荐了会稽王司马昱(晋元帝儿子)为扬州刺史,随后又晋级他为抚军大将军。司马昱的入朝辅政,使得何充渐渐失势。后来褚裒还举荐了名士殷浩为扬州刺史、建武将军。
从此,东晋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局面:司马昱在朝,而顺着长江天险,分别驻扎着上游桓温、下游殷浩,褚裒本人则坐镇江北。几大重臣互相制衡,东晋政局相对稳定了下来,可是这也给东晋的军事渐兴制造了机会。
可是永和五年(349)十二月己酉,褚裒去世了。从此,褚蒜子没了依靠,只能自己独立应对这一切。
其实在褚蒜子数次执掌东晋朝政的过程中,她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桓温。桓温是东晋的名将权臣,出身于豪门世族,后来还娶了南康长公主为妻,成了晋明帝的女 婿。他因为征蜀大胜,而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和临贺郡公。他的权力一下子急剧膨胀起来,自然成了褚蒜子的一块心病。所以为了遏制桓温,她根据大 臣的推荐,起用了号称"管仲再世"的殷浩北伐。然而这却是一次失败的决策。殷浩的"才具",其实是东晋士族"清谈"得出的结论,完全是浮夸,所以北伐最终 只能以失败告终。
殷浩狼狈班师回朝后,褚蒜子将其撤职为民。于永和十年(354)二月,重新起用桓温,让其率领四万精兵再次北伐。桓温旗开得胜,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了长安的灞上。西晋故土的百姓们都因此非常欢欣鼓舞。
然而就在桓温犹豫是否进军长安之时,前秦雄主符健却暗中派人将各地的粮食都全部毁掉,使得东晋军队没有粮食可以吃。六月,军粮缺乏的晋军被前秦大败于白鹿原,桓温只得回到襄阳。
虽然这次北伐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桓温还是得到了奖赏,升为征讨大都督。
永和十一年(355)年底,褚蒜子的生母谢夫人病逝。对于外祖母的去世,晋穆帝采用了与外祖父之丧一样的高规格。褚蒜子的父亲褚裒先后娶过三位妻子,除 了她的母亲谢夫人,还有早逝的苟夫人、卞夫人。在封谢夫人为寻阳乡君时,朝臣上表要求将苟氏、卞氏也一起追封,可是褚蒜子却拒绝了。
晋升平元年(357)的正月,褚蒜子为十五岁的儿子司马聃举行了冠礼,表示他已经成人了。于是她还政于皇帝,自己退居崇德宫。
然而,褚蒜子还政之后,朝中的重臣们虽然身为男子,却没有褚蒜子的精明能干,所以桓温的势力一点点膨胀起来,发展到难以压制的地步,最终导致了桓温、桓玄的叛乱。
其实在很早之前,刘惔就曾经提醒丞相司马昱,说桓温"不可使居形胜之地,其位号常宜抑之"。可是司马昱却没有任何反应,任凭桓温权势日益膨胀。
后来桓温再次进行北伐。这一次北伐他光复了洛阳,还修整了在战乱中毁坏的历代汉晋帝王陵墓。他也因此被加封为郡公,连次子桓济都被封为"临贺县公"。此时,桓温在朝廷和民间的声望,已是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