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南特的《美国师范教育》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一目标的师范学院进一步改组扩充为具有多重目标的大学或文理学院,单纯为培养师资而设的师范学院寥寥无几。师范教育的这种转变引发了许多问题和争论,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都相当混乱。科南特及其同事自1961年起对美国人口最稠密的22个州的77所不同类型的师范教育机构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接触了大量的大、中、小学教师,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写下了《美国师范教育》,于1963年出版。
该书共分10章,具体而客观地分析了美国师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良师必学者”的思想,据此提出了27条改革师范教育的建议,并附录了调查研究所得的有关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供求、检定以及专业教育等方面的资料。这本书所勾勒的美国师范教育的新蓝图,对美国师范教育以后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首先,针对美国当时师范教育的领导体制,特别是各州教师资格检定办法中存在的弊病,科南特主张由州教育当局、有关高等院校、地方学校董事会和有关教育团体协调加强对师范教育的管理。其次,为了解决当时师范教育计划中学术教育薄弱、教育专业训练松散的问题,科南特提出了以拓宽普通教育、加深任教学科教育、精简教育课程、强化教学实习来达到教育专业训练的改革。他建议未来教师应学习的普通教育科目包括英语、文学、艺术、历史、数学、科学、哲学、经济学等,约占总学时的50%;各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37%;教育专业训练的学时数约占13%。第三,科南特认为教学实习是培养合格师资的最基本的因素,它既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步骤,又是考验和鉴定教师能力的重要依据,所以应将其视为教育专业训练的重点,应占教育专业训练总量的60%~75%。他建议教学实习应由类似医学院的“临床讲解教授”来负责指导,他们应是熟练的大学教师和最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既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又了解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善于把这些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第四,为改进师资培训工作,普遍提高未来教师的水平,科南特建议必须规定师范生智能水平的最低录取标准,主张应尽可能地吸引全国中学毕业生中成绩最优秀的1/3来攻读师范教育,为此,各州在学生贷款政策上应有相应的鼓励措施。第五,科南特认为,要保障合格教师的质量,应严格教师证书制度,合理使用合格教师。新教师要有2~4年的试用期,要重视和改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
上一篇:《高等教育设施法》通过下一篇:舒尔茨的《教育的经济价值》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