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教育改革和统一的总纲计划》制定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冲击了整个西方世界,使西方各界人士对本国的教育提出了疑问和批评,因为他们认为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是苏联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科学技术人才的结果,而他们的国家正是在教育方面没有抓好。这种看法在联邦德国也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在5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经济得到了奇迹般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由于高度熟练的技术力量有一定的“库存”,而且由于当时东欧国家技术人才的流入,使联邦德国并没有感到技术人才缺乏,然而到了50年代后期这个问题却变得突出起来,教育跟不上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矛盾尖锐起来。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自己子女升读中间学校和完全中学,以进一步通过提高文化水平来改善自己的职业选择,这样中间学校与完全中学的拥挤现象也显得越来越成问题了。鉴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经过长期探索后于1959年提出了《关于普通教育改革和统一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划》。
制定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要改革学校体制结构,以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开辟培养人才的途径。在这一宗旨指导下的《总纲计划》强调学校结构必须能够激发所有儿童发挥他们的才能并让这种才能得到不同性质和程度的高要求的教育的促进。但《总纲计划》仍然主张保持原有的三种类型中学的体制,赞同以心理学家A.胡特、社会学家K.v.穆勒和教育家H.魏因施托克为代表的关于社会需要三种不同等级的人才和实际上存在着适应这种需要的具有三种能力特征的儿童的理论。因此主张保持三种类型中学,以通过完全中学培养理论型人才,通过国民学校培养实践型人才,通过中间学校培养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才,即所谓“桥梁型人才”。《总纲计划》指出,在劳动分工方面发达的社会,为了向其接班人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必须根据这些接班人受教育能力的差别,保留按照长短不同的学习期限来达到三种教育目标的学校体制:即保留一种比较早地同工作和职业相衔接的学校、一种中间学校和一种与大学相衔接的高级中学。
在保留三种类型中等学校基础上,《总纲计划》不赞成原来的那种让儿童读毕基础学校4年后就进行分轨的做法,认为儿童中有一部分智力发展迟一些,过早分轨会埋没这些儿童的才华,而有一部分儿童智力上早熟,但这些儿童并不表明他们今后能适应中间学校和完全中学的教育要求。同时《总纲计划》也不赞成用延长基础学校年限来推迟分轨或让家长自由为自己子女选择各类中学的做法,认为这样或者会延误儿童接受要求较高的中学教育,或者会降低中间学校和完全中学的要求,因此主张在基础学校之上建立一种分流的中间阶段,称为“促进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了基础学校4年后的第五、六两个学级。《总纲计划》认为,作这样的结构改革有助于克服过早分轨造成儿童不恰当分流的弊病,此外建议:①取代原国民学校高级班,建立达第九学级(今后争取延至第十学级)的“主体中学”。②把中间学校改称为“实科中学”(今后争取使之从第十学级延至第十一学级)。③原完全中学保持原状,但另外为基础学校毕业生中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设立一种与完全中学相同学制的“学术中学”,允许这种学生不经促进阶段直接升入“学术中学”。
此外,《总纲计划》还提出了使三种类型中学学生转换学校类型变得容易起来的措施,以改变过去学生进入一种中学就定终身的做法,建议根据学生及其家长的愿望允许学生经过一次考试从主体中学考入实科中学,从实科中学考入完全中学。同时要求使反方向的转学也不失时机地进行。
《总纲计划》就世界范围内来看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新东西,但在当时保守势力很强的联邦德国内已被认为是相当革命的了,故这个计划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特别是遭到了工商业协会和语言协会的反对,认为促进阶段的建立威胁到传统的以三轨制为特征的双轨学校制度的生存。而当时激进势力也对这计划持批评态度,认为它保持了三轨制,只是小小的改良而已,离民主化的统一学校制度的建立相去甚远。
上一篇:《关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学校社会主义发展的纲领》的制定下一篇:民主德国实行十年制普通教育综合技术中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