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

1919年,当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高潮的时候,国内工读互助运动在北京等地相继兴起。影响较大、思想和实践较激进的是北京工读互助团。该团主要的发起人是少年中国学会的王光祈,列名为发起人的还有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当时得到了很多社会名流的支持和大批追求新生活的青年的响应。北京大学学生孟雄、陈公培、张树荣等人,还有来自浙江的俞秀松、施存统、傅彬然等,于1919年底成立了北京工读互助团第一组。以后相继成立了第二、第三组(女子组)和第四组,每组十余人。工读互助团简章规定,以“本互助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为宗旨。他们的理想是:“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他们认为,通过工读互助团小组的发展、联合,就可以实现这个理想社会,这是“不流血的经济革命”。工读互助团成立以后,实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工”是办食堂、洗衣局、小作坊、消费合作社等,团员分担团内工作,每天工作4小时以上;“读”是多半在北大等校自由选修“与人生关系密切的”学科,或是请人上课,尤其重视自由研究,团内热烈争论“工读”、“共产”等社会人生问题。但为时不久,因为劳动所得不能维持生活,同时意见分歧,遂先后解散。

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的同时,在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等地,先后出现了类似的组织。但也都为时不久,即宣告失败。工读互助团运动失败的教训,促使了大批青年从工读主义的迷惘中清醒过来,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走上了和工农结合的革命道路。

上一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下一篇:平民教育社成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