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德国虔信派创办实科中学

17世纪70年代初德国路德教牧师斯宾尼创立了虔信派。17世纪末18世纪前期,这一基督教新教派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宗教运动,对德国的社会生活、哲学、文学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反对路德教日趋保守,重理性主义,追求宗教形式,忽视教徒的主观信仰等弊端,主张虔诚笃信上帝,实践基督教义,拯救人类灵魂。认为人类的堕落与不幸的根源在于从小忽略基督教思想的教育,而拯救人的灵魂则有赖于培养儿童的虔敬以及对基督教知识的教育。为此,要求为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年龄的儿童开办教育机构,强化宗教教育和“实利实学”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具有虔敬的心情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智能的“善良基督教徒”。从17世纪末开始,虔信派教育家尝试建立实科学校,用本族语进行教学,采用直观、练习等近代教学方法。其代表人物弗兰克1698年设计了一所带有实科性的,传授有用知识的教育机构,在教学中强调数学、自然科学的实际应用。1706年教育家席姆勒(Christoph Semler)在哈勒创办了第一所实科学校,定名为“数学与机械实科学校”。这所学校讲授数学、机械、自然知识和手工工艺,同时还开设了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和制图等课程,在教学上广泛应用图表、标本等直观教具。开办时该校仅有12名学生,尽管有市政府支持,但只维持了两年。1738年,席姆勒再次在哈勒建立了一所实科学校,并得以维持下去和产生了较大影响。1747年,弗兰克的一个学生黑克尔(Johann Julius Hecker,1707~1768)在柏林开办了经济学、数学实科学校并真正获得成功。其课程除了语文之外,有绘画、力学、建筑、自然及人体知识等,并分农业、簿记、制造、矿冶等班级。实科学校是一种职业色彩颇浓的教育机构,注重自然科学研究,并重视工业发展,也有良好的仪器设备。因此,此种性质学校的设立,对于德国工业起了奠基作用;而对于不准备从事古文研究而期望能在工商业社会中谋求实用知识者,更是提供了一个最大的出路。18世纪后期,在德国的威丁堡(1756)、赫尔伯斯特(1764)、布津斯罗(1765)等城镇建立了一些六年制的实科学校,毕业生极受实业界的欢迎,但长期未获得与文科中学毕业生同等的社会地位,不能升入大学或在政府机关供职。实科学校修业年限为6年,19世纪时延长为9年,与九年一贯制的文科中学并行,到1901年德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科中学毕业生也可升入大学就读。虔信派的教育主张随同移民传播到北美、印度和南非等地。

上一篇:柏林科学院建立下一篇: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