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仁斋设古义堂
江户时代,日本的儒学各学派相继出现,学者辈出。许多学者自立门户,在自己的宅邸设立私塾,招收好学的武士和平民子弟,实施专门的高等教育。在江户时代的私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伊藤仁斋在京都创立的古义堂。
伊藤仁斋(1627~1705),名维桢,字源佐,号仁斋(或棠隐、古义堂),谥号古学先生。他从11岁开始学习朱子学,并立志成为一名儒学者。到28岁之前,曾著有《心学原论》、《性善论》、《太极论》等。后来逐渐对朱子学感到不满,于是又学阳明学和佛教、道教。36岁时开始对朱子学产生怀疑,提出“大学非孔子遗书”的说法,认为理气说并非圣人之本旨,汉唐宋明的后世注释是错误的。于是决意回到孔孟的古典《论语》和《孟子》中去寻求真正的“圣人之道”。先后写了《论语古义》(1662)、《语孟字义》(1683)、《童子问》(1691)等,完成了他的古学思想体系。
伊藤仁斋以他创立的古义学为理论,以同志会为基础,在京都堀川的宅邸开设私塾,名为古义堂(又名为堀川塾),时间在宽文年间之初。在从宽文初年到宝永初年的40多年间,他以古义堂为基地,致力于教育活动。在每月的3日和8日亲自讲授《论语》、《孟子》、《中庸》以及《周易》、《大学》、《近思录》等。在教育过程中,倡导个性主义;在指导学生上,不设科条,不严厉督察,而是劝其努力成为有用人才;在教学上,不以训诂词章为目的,避免讲解抽象的理念,而重视传授适应人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生存需要的道理,主张活学活用。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除进行讲义之外,还实行“轮讲”;为初学者学习语法而举行译文会,将汉文译成日文,或者将日文译成汉文;此外还开设了进行文章训练的制义会。
伊藤仁斋一生不仕。他的古义堂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京都上层社会的文化人,如医师、公卿、巨商们的支持。古义堂在当时具有很高声望,门徒来自日本全国各地,其数量超过3000人,其中不乏英俊之才。他的古义学也由这些门徒发扬光大,形成了与朱子学派相抗衡而颇具影响的堀川学派。伊藤仁斋死后,长子伊藤东涯继任古义堂塾主,其后子孙世代执掌,一直持续到1871年(明治四年),历时200多年。
上一篇:长崎设明伦堂下一篇:闲谷学校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