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宫廷教育的兴起
宫廷教育是和贫苦大众享受的粗陋教育相对立的伊斯兰贵族教育形式。昆它布虽然是伊斯兰国家历史渊源最老的学校,但哈里发并不关心它们。伊斯兰教国家为统治文化水平较高的被征服民族,需要具有文化因素的统治工具。哈里发既是政治统治领袖,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导师,于是哈里发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再加上哈里发宫廷中文人学者荟萃,并有从各地搜集来的大量图书,因此给传习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阿拉伯国家建立不久,倭马亚王朝时宫廷设学便开始存在。宫廷教育首先是帝王教育的特殊形式,哈里发为了政治的需要,不耻向文人学习,帝王宫廷常邀集学者给哈里发讲学论道,也邀请诗人替他们诵读,讲授阿拉伯的历史和战争故事以及外国的历史和政治。帝王教育的一大特征即常在宫廷举行学术讨论,使学术沙龙流行一时。宫廷定期召集文人学者聚会,参加讨论要求非常严格,法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必须穿上特定的礼服,讨论前进行充分准备。参加者必须有等级限制,出席、退席必须遵守时间。领导讨论者必须是哈里发,他人不能替代。讨论内容包括诗学、宗教、文法、文学、历史、治国之道等问题。由于学者云集,讨论质量较高,史学家称这种讨论会为当时的学府或大学。以后贵族、朝臣以及富有之家也延聘学者到府邸举办学术讨论会,使之成为特权阶级教育的普遍形式。宫廷教育不仅担负着帝王、贵族自身的教育,还是王孙公子的教育形式。导师居住在宫廷和府邸,与贵族子弟同生活、共饮食,待遇优厚,享有特殊权利。讲授的课程以《古兰经》为主体,还教授诗歌、历史、语法、辩论等知识。对作为统治者的基本训练如庄严的举止等也非常注意。
上一篇:《古兰经》的编定下一篇:清真寺教育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