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

忠诚、忠厚与宽恕。儒家的伦理哲学范畴,是孔子一生行道的原则。当孔子对曾参说到“吾道一以贯之”时,有的门人不够理解,曾参就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用“忠恕”二字作为孔子毕生行道的概括。

忠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忠”是对人处事的准则,是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违背的。曾子每天再三反省自己,第一条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有没有不够忠诚的地方?这是以孔子“与人忠”的教导做自我检查,看能否彻底做到。

孔子提倡忠,要求言行一致。如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说话要忠诚无欺,行动要认真亲切,即使在被认为是边野落后的地方也行得通,否则在本乡本土也难立足。孔子还有几处提到“主忠信”(《论语·学而》、《论语·颜渊》),作为交朋友和提高品德的主要依据。孔子更认为“忠”要落实到行方面,当子张问政时他回答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坚守岗位不懈怠,执行职务要忠实。无论言与行,待人与待事,都不能离开“忠”字。

“忠”既然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表述,就有个相向选择或对等条件的问题。如君主与臣民关系,孔子在回答鲁定公时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做君主的能尊礼群臣,臣子才以忠心回报。这带有君臣对等的观念,大臣并非无条件对君主尽忠。另外还要君主先行做出榜样。当季康子问怎样才能使臣民尽忠时,孔子回答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做国君的原先对父母孝顺,对儿女慈爱,臣民才对国君表示忠心,这也带有对等的意思。

孔子虽主张对人忠诚,并非百依百顺,即使对君主和上司,遇有缺失时也要忠言直谏。如说:“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忠于其人,能不对他劝告吗?相反对人只会阿谀奉承,就不是忠诚待人了。孔子并非绝对忠君论者。他自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并非孔子思想。他周游列国,“道不同,不相为谋”,在“道不行”时,宁可“乘桴浮于海”,但不做那种愚忠式的文死谏。对齐桓公杀公子纠事,管仲“不能死,又相之”。孔子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他没有斥管仲对故主不忠,反而许其为“仁”(同上)。可见孔子并不看重忠于某个主人,而是以人民利益为重。

忠恕之道的历史作用 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孔子还主张“忠”与“恕”相配合,就是他说“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这里讲“忠”,并非单指忠君,而是讲待人要存心忠厚和宽恕,要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回答子贡时,认为这是“可以终身行之”的“恕”道。但当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时,孔子却说:“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即认为这种恕道非子贡所能做到。

为要做到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孔子提出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对己严而待人宽。曾参说:“犯而不校。”(《论语·泰伯》)孔子也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这非胆小怕事,而是待人采取宽厚态度。孔子对那些“居上不宽”的人不满意(《论语·八佾》),认为宽厚的人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守信则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孔子提倡的忠恕之道,后来成为儒家入世为人的一条准则,并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