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东汉王充著,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论衡》始作于永平二年(公元59),历时30年完成,20余万字。存目85篇,实存84篇,佚失《招致》一篇。《论衡》总结了前人特别是汉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继承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内容主要为提倡唯物主义无神论,批判天人感应和谶纬之学。王充自称《论衡》创作宗旨为疾虚妄。他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论衡·对作篇》)《论衡》之作即是要澄清虚妄而显露真美:“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同上)在当时天人感应谶纬迷信充斥社会之际,《论衡》的创作具有重大意义,王充又说,“《论衡》九《虚》三《增》,所以使俗务诚实也。《论死》、《订鬼》所以使俗薄丧葬也。”(同上)九《虚》有《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祸虚》、《龙虚》、《雷虚》、《道虚》。三《增》有《语增》、《儒增》、《艺增》。王充是以九《虚》三《增》概括《论衡》批判天人感应的思想内容。其实《论衡》85篇,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反对天人感应世俗迷信的。近人黄晖著《论衡校释》对《论衡》内容加以分类,略分为性命之学,论天人关系,论人鬼关系和当时禁忌,论书传中关于感应之说违自然之义和虚妄之言,程量贤佞才智,自序和自传等6组。这一分类更可看出《论衡》之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博大体系。
《论衡》成书之后,经数十年至东汉末才为人发现得以流传。据《后汉书·王充传》注引袁山松的《后汉书》说;“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见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又注引《抱朴子》说:“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或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蔡邕、王朗均为汉末名士,受到《论衡》启发而增长智慧。其后清谈兴起,亦受《论衡》争辩精神影响。清谈名士多有无神论倾向,当亦受《论衡》影响。
《论衡》于历史上很长时间几乎无人整理校释。史书称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有洪适校刻于会稽蓬莱阁,然洪校本早佚,未能流传下来。近有刘盼遂著《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黄晖的《论衡校释》(商务印书馆出版),对《论衡》一书正误考证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