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已发
书籍: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宋明理学探讨性情关系时使用的一对哲学范畴。未发主要指性体的本然存在和潜在状态,已发指情用的流行动机和显现状态。理学各家的具体解说多有不同。
这对范畴源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北宋程颐首次从体用动静角度进行了发挥。他以未发为心之体,已发为心之用;未发之体寂然不动,已发之用感而遂通。其后,杨时、罗从彦、李侗等人重视对心性本体未发气象的静观体悟,缺乏理论上的突破。南宋朱熹撰写《已发未发说》等文,做了进一步的推究:①未发为性,已发为情。朱熹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中庸章句》)②心通贯已发未发。未发之性是心体不动之处,已发之情是心体的发用流行。朱熹之后,陆王心学侧重从主体意识角度加以解释;王廷相、王夫之等人着重在主体认知心理方面做经验式的说明,但逻辑思维上独特的建树不多。未发已发范畴触及到了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理学家们的思辨争论有一定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