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类的形态与习性
图65 蝉头前面图(仿Marlatt)
a.触角 c.唇基 e.复眼 ep.内唇(epipharynx) 1.上唇 o.单眼 2.3.下唇第2及第3节 md.上颚刺 mx.下颚刺 x.颧Lora上颚基部骨片(亦有称为唇基发育而成者) y.下颚基部骨片
蝉类一般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胸部又可细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后胸十分狭小。
头部
蝉的头部宽扁,前方有向前突出隆起的额,突额的两侧有一对凸出的球形复眼。蝉的口器为针状刺吸式,能刺破植物表皮,吸食树木汁液,以这种进食方式生长发育。蝉的头部具触角一对,触角的基节较粗大,其余各节向顶端渐渐变细。通常触角由5~7节组成,整个触角很短且细,恰似鬃毛,着生在复眼之内侧方。额顶后方有三个单眼,单眼所在的部位以及两复眼间的头面称为头顶。
胸部
蝉的胸部又可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蝉的胸部十分发达,尤以中胸突出高高隆起成瘤状,侧板分界明显,前胸背板紧靠头部,其边缘形成较明显的前缘框边,侧缘框边和后缘框边,这四周框边围绕着前胸背板的中部,故称前胸背板外缘。中胸背板发达,多呈半球形。中胸背板后缘中央有一“X”字形隆起。后胸狭小,但在后胸与腹部之间,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发音器,故昔称“蝉以肋鸣”。发音器有大、小两室,大室居于腹面,称腹室。腹室内有褶膜与镜膜,镜膜有听感作用。在后胸腹板的后侧和外侧向后延伸成瓣状的骨片或鳞片状盖住腹室,此瓣状骨片称为腹瓣或音盖瓣。小室位于体侧方,称鼓室,鼓室内有鼓膜是发音器。鼓室的开口常被第二腹节两侧伸出的骨片瓣所盖,此骨片瓣称为背瓣或鼓室盖。背瓣在有些类群里很小,不能盖住整个鼓室甚至有的种类背瓣完全消失。
蝉的翅比较发达,前翅或膜质透明,或革质而具各种颜色和斑纹。纵脉发达,前翅前缘两条粗纵脉为前缘脉C和亚前缘脉Sc合并或靠近形成。也有人认为是前缘脉C和亚前缘脉Sc与径脉于R合并而形成。后翅前缘脉的干部通常是由前缘脉C,亚前缘脉Sc和径脉于R合并而成。前翅径分脉或径脉R常与中脉共柄,而发自基室,Cu脉也常从基室发出。另外还有横脉把纵脉相联构成基室、径基室、径室、翅端室和臀室。
蝉的胸足颇强劲,特别是前足基节环状,股节膨大而下方具刺形成开掘式足,从而显现幼虫期在地下土壤内生活的历史。胫节细长,跗节3节,爪1对,爪间无爪垫。后足基节腹面还生有一根指向后方的基节刺。也有的类群之股节不膨大而成开掘式足。
腹部
蝉的腹部共有11节,通常前8腹节为正常腹节,后3节形成雄或雌性外生殖器及其附属器。
蝉的腹部完全盖在前翅的下边,腹前部圆阔宽大,后端渐渐变窄变尖,有坚硬的矛头形产卵瓣可刺破树皮,纳卵其中。后胸腹板的后侧和外侧生有腹瓣,不同类型的蝉腹瓣不同,腹部的大小与形状也不同。
一般蝉类生活史
蝉类为同翅目,头喙亚目蝉总科的较大型昆虫。有膜质翅及发音器、能鸣能飞的鸣虫。多年生,产卵于树上,经冬天到翌年夏季孵化为幼虫,很小。若虫用其鳍状前足爬出树皮的缝隙,出生幼虫就开始蜕皮,以蜕下的皮形成一条黏性长丝,蝉的幼虫顺着这条长丝落入地下,幼蝉落地后找到湿度与松紧合适的土表,便用前爪挖洞穴,钻入土中;长期隐居在地下的土洞中生活,靠吸吮地下树木植物的根中汁液生长发育。蝉的幼虫能分泌黏液,将它挖的地下洞穴四壁和成泥浆,再用幼蝉光滑的体表向四周挤压,使蝉的地下隧道四壁坚硬光滑。蝉的地下洞穴有时可深达50~60厘米,见到的个别洞有深达一米者。幼蝉在洞中生长发育长达4至5年之久,美国有一种“十七年蝉”,幼蝉在地下要发育13-17年之久才能成熟。发育成熟的幼蝉,会在夏季的7-8月份傍晚,自动爬出土表,沿树干爬到树上,一般夜间在树干上蜕下最后一次皮,蜕化为带翅的成虫。刚蜕的蝉体色呈乳白色,逐渐黑化,一般天亮前虫体完全变黑,翅膀也硬朗了即可飞去。几天以后成虫的蝉性成熟了,雄蝉开始鸣叫,向雌蝉发出呼唤,雌蝉闻声飞来,两蝉自动靠拢进行交配。蝉成虫在地上生活只一个月左右,时间很短。雌蝉产卵在细枝条的组织内,经六个星期(40多天),若虫孵化,幼蝉则入地下生长发育,过漫长的地下生活。这就是蝉的生活史。
图66 蚱蝉
A.雄性成虫 B.末龄若虫 C.卵 D.一个卵窝的剖面(示卵排列) E.卵窝排列形式的一种螺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