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鸣虫图鉴

石铃

图44 石铃

学名:突面钲蟋Ornebius kanetataki(Matsumura,1904)。

别名:石铃(因体色大部呈石青色而得名)、鳞蟋、凯那奥蟋、红铃(因前翅项红褐色故名),又称金声蟋蟀,江南一带以像声称其为钲铃、扎铃、吟钲、钲叩。

石铃在昆虫分类中是属直翅目蟋蟀总科鳞蟋科钲蟋属。石铃必然具备鳞蟋科的特征与钲蟋属的特征,现介绍一下鳞蟋科与钲蟋属的特征:

鳞蟋科Mogoplistidae

体小,密被鳞片。后腿节上缘锯齿状。无刺。雄有翅或无翅,如有翅,前翅具发达的发音镜和一条斜脉。雌完全无翅。

钲蟋属Ornebius Guerin 1844

体背腹略扁,被密毛和鳞片。额突较狭,有皱纹。前胫节基部内侧有一小圆形听器。雄前胸背板略向后延伸,前翅明显可见。

(一)形态描述

石铃体属小型,密被灰或灰褐色鳞片。头顶平,复眼小。额突向前凸出,较触角第一节宽。颜面灰黄色,额区突出近方形,额唇基沟呈倒“V”形。下颚须黄褐色,第五节短而膨大,呈三角形。足短,后腿节膨大,端部密集深褐色鳞片,后胫节有两处鳞片较密,似两深褐色斑纹。

雄:前胸背板前狭后宽作梯形,后缘向后延伸呈缓弧形,背区红黄褐色,鳞片稀疏,侧叶极狭,白色。前翅近方形,黑或金黄色,有金属光泽。发音镜大,内有一曲脉,无端区。

雌:前胸背板近长方形,前后缘均平直,产卵管短于尾须。

体长:10~8毫米,前胸背板长♂3毫米,♀2.5毫米;前翅长♂2.4毫米,后腿节长5毫米;产卵管长4毫米。

我们如果对昆虫学上的形体描述不习惯,对石铃形体可以概括如下:

石铃体小仅8~10毫米长,头小且前后长,黄灰褐色,项长前狭后宽呈梯形,项色为红褐色,项后缘有白边,或项为焦茶色、触角呈鞭状、褐色,约30毫米。眼灰色,头部及前胸背部,焦茶色或红褐色。前翅短,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褐色,后翅退化。腹部黑色,有银白色细毛。后肢灰黄色,强健发达。尾须颇长。雌虫虫体较雄虫稍大,触角短,腹较肥大,尾须间有产卵管。短于尾须,石铃整体体形为前狭后宽圆的长椭圆形扁体,周身密被毛与鳞片,六足相对较小。

(二)生活习性

栖于树上枯叶折缝中及砖石下和树木间。无害于一般农作物。寄主为泡桐、油茶。一年生一代,以卵越冬。

(三)产地分布

石铃主要生于南方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上海以及日本等。如石铃分布在上海、苏州、常熟等地,9-10月间在自然界可听到石铃的鸣叫,声如“庆-庆-庆-庆”,幽静而柔和,带有金属声,故别名金声蟋蟀。通常每回鸣叫10至20次,鸣声亦有“钲钲”之声。

(四)选择与饲养

选择石铃,在色彩方面宜选择腹部银色闪光的“银光石铃”和体部各色较显的“花色石铃”;鸣声方面宜选择前翅基部宽厚,边缘扁薄的“金声石铃”,而前翅边缘厚的“破声石铃”则不可取;在体形方面,选择石铃与一般鸣虫不同,宜选体小的,不宜选体大的,体大的形态不美。

石铃身体虽然较大,但体质比较娇弱,一般入冬易死。饲养石铃,应特别注意防冻,气温下降到近零度,一结冰时,石铃冷冻片刻即死。只要冻死或受热晒死,不可复苏,不像大小黄铃冻僵暖过来还能复活。石铃外骨骼(或外皮)薄而糠且娇弱,饲养时宜及早保温,但不宜放在阳光下直接暴晒,暴晒容易致死。

饲料,可用水果(梨、苹果)或米粥,需经常更换,以一天换两次为好。亦有人在晚秋试用小量营养成分高的粥状腥食或荤食,可略延长寿命。因石铃体质娇弱不宜放在塑料盒内养。如食水营养温度调理得当,可喂养到12月底或次年1月份。

上一篇:墨铃 下一篇:斑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