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锤蟋
图21 白面纺锤蟋的脸部
图22 白面纺锤蟋
学名:白面纺锤蟋Turanogryllus eous Bei-Bienko 1956。
别名:青铃、东方特蟋。
白面纺锤蟋隶属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科纺锤蟋属Turanogryllus Fieb 1940。
(一)形态描述
形似蟋蟀中等大,头略大而圆,头顶黑褐色有光泽。后头区有6条半截黄白纵脑线,中间两条最长,两触角之间横顶额线已看不见,这是与斗蟋头线不同之处。触须比体长,脸与口器均为浅白色,故称白面蟋。前胸背板长方梯形,前狭后宽,盘区有褐斑。雄虫前翅宽阔直达或超过腹端,前翅形略窄后宽圆。整体翅大、头小、后宽,呈近琵琶形或纺锤形,故称纺锤蟋。虫面部复面及六足均为白色或淡黄色。头项翅背面均褐色或黑褐色。
雄:前翅宽阔,伸达腹端,末端圆。发音镜卵圆形,中后部有一曲脉分镜为二室,斜脉3~4,索脉中后部有一小脉与发音镜相连;侧区上缘褐色,下部黄色,Sc分支3,一支近肩角处,二支靠近端部。后翅退化。
雌:前翅背区褐色,侧区黄色;产卵管几乎与身体等长。
成虫体长13~15毫米,前胸背板长×宽2.5~3毫米×3.5~4毫米,前翅长♂9~11毫米,♀2毫米;后腿节长10~12毫米,产卵管长13~16毫米。
(二)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产卵于土内,以卵越冬,栖于干燥坡地、稀草及砖石下,或田间、地边。昼伏夜出,鸣声响亮,为“嘟-呜”连续,带哨音,并分高低二重音。鸣声优美,十声为一组,第一声长而重,后九声短,抑扬起伏音韵幽雅,可与马铃媲美。
(三)产地分布
北京、江苏、浙江、云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分布很广,但在各地均非优势种量,少为害作物。
(四)选择与饲养
与一般斗蟋同。因鸣声好听为人们喜爱,有南方人误称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