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鸣虫图鉴

马铃

图20 铃(金钟儿)

学名:金钟儿Homoegryllus japonicus(Haan,1842)。

金钟儿隶属直翅目蟋蟀总科钟蟋科金钟属,马铃在北方叫金钟儿这是对的,是真正的金钟儿。而南方叫的金钟儿,实际不是金钟儿,而是一种金蛣蛉。

(一)形态描述

中等大,通体黑色或褐黑色,整体呈前狭后宽扁平的大黑西瓜子形。体长约10~19毫米,北方的金钟儿小,体长在10~11毫米左右,而南方的马铃即真正的金钟儿,个头大,体长在17~19毫米。这就是南北异名同种同虫所存在的实际差别。虫体头部很小,项亦小,呈前狭后宽的小梯形。前翅宽大,翅形前狭后宽,翅尾端部呈圆形。六腿纤细黑色,六腿节基色淡近灰白色。前足胫节内外侧各有一小圆形听器。头部有30毫米长的须,须分三色,根部柄节和梗节黑色,鞭节为白色,端部为黑褐色。后翅折叠呈尾状盖于前翅下并外露,后翅极易脱落。

前翅细部描述:

雄:前翅远长于腹部,前狭后宽,后部圆,翅脉淡色。发音镜宽大于长,前角钝形,后角圆,由起源于外角的两脉分镜为三室,中室略狭;第二索脉中部上弓呈钝角,该角有一小脉与发音镜前角相连;斜脉3~5,发音刮脉基角处有数条小脉;侧区Sc向下呈直角分出16~17条支脉,脉间无小横脉。

雌:前翅枯叶状,略长于腹部。背区脉呈不规则网状,Sc分支6~7,由小横脉隔成网状小室,产卵管约与后腿节等长。

成虫体长10~11毫米,前胸背板长2.5毫米,前翅长♂14~15毫米,♀10~11毫米;后腿节长11毫米,产卵管长10~10.5毫米。须长32毫米。

(二)生活习性

栖于枯叶中、草根下及阴暗潮湿的巷道中,一年生一代,卵越冬。鸣声“铃-铃-”,单音,声高而洪亮,婉转而悠扬,在草丛及墙根之中,爬行甚速,善跳跃。7月至8月间,日夜鸣叫,而以夜间鸣叫更盛,其鸣声犹如奔马辔铃振动,故南方称其为马铃;又似金属小钟敲打,故北方名为金钟儿。实际上较似铃声,鸣声锐而带金属声,音色甚美。它有时边走边鸣,而且鸣声有回音,在夜晚不易听真,难以发现。不易捕捉。

马铃因生活环境不同,体色有异,有水马铃和旱马铃之分。体色乌黑而具光泽者一般生活在山沟、溪流、河湖、泽地的草丛和石块间,称“近水马铃”。体色乌灰而光泽较差者,一般生活在远离水源的地方,称“旱马铃”,亦称“背水马铃”。“近水马铃”善鸣,“背水马铃”鸣声发沙,音色欠佳。就产地来说,常熟的体型小,苏州浙江安徽的体型中等,昆山及苏州偶有体型大的。

(三)产地分布

分布很广,从北到南都有,如北京江苏(苏州、无锡、常熟、昆山、南京),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福建以及广东海南岛等。

(四)选择与饲养

选择马铃,首先要选虫色乌黑的。而对于前翅的要求则与其他鸣虫恰恰相反。一般鸣虫宜选翅厚者,而马铃则以薄翅为佳,并且越薄越好。翅薄的鸣叫时其声似铃,翅厚的声音发沉,便不似铃。前翅端部要圆而宽,这样回音大;如端部弧度小而狭,则回音小。一般应选个大、体壮、色足、前翅膀大、膀薄翅脉足者为佳。金钟儿中也有异色异相之特殊虫,如通体色淡呈褐色,亦有紫红头、红褐项者,有的通体浓黑闪蓝光。金钟儿中也有膀特大者,即金钟儿中的大翅子,有的鸣声音调韵味特殊,亦有罕见者是为珍品。

马铃(金钟儿)的饲养:饲料以南瓜、苹果及米粥为宜。平时可放在较高的纸盒内,因为马铃体大翅长,如盒太低,它就不能竖翅开叫。至重阳后,需将它放在竹罐或葫芦内,藏在身上衣袋内保温。虫在中老年后,亦可喂适量流体粥状荤食、腥食,有助延长寿命。

上一篇:青森扁头蟋 下一篇:纺锤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