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的发声机制
鸣虫的鸣叫是如何发出声音来的?从“鸣叫”两个字看来,这两个字都有口字旁,一般人或各种较高等的动物都是从嘴内发出的叫声。而昆虫的鸣叫声大部分都不是用嘴叫出声响。我国古人误认为只有口腔才能发出声音,故在《淮南子》中说“蝉无口而鸣”。
根据现在昆虫学的研究,昆虫中鸣虫的鸣叫发声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复翅摩擦而发声,如直翅目蟋蟀科、螽斯科。
2.用体侧胸腹声鼓振动发声,如同翅目、蝉科。
3.用翅侧与腿侧摩擦而发声,如直翅目、蝗科。
4.用双翅飞行振动而发声,如蜂、蝇、蚊等。
5.真正用嘴来发声的只有极个别的鳞翅目天蛾一种。它的发声原因,是在天蛾肠道的嗉囊部分含有相当多的空气,突然把这些空气从天蛾的长形吻管中挤出,就会产生一种鸣叫声。这种声音可算虫鸣,但声音小而低,也不悦耳。同样,各种蜂类、蝇类、蚊类在飞行时,因双翅高频振动,也会产生发出各种嗡嗡嗡的声响,这些声音也是虫鸣。但它们都不能算可欣赏的善鸣叫的鸣虫。真正被公认善叫有欣赏价值的鸣虫或称文化鸣虫,只有直翅目的蟋蟀科、螽斯科及同翅目蝉科的鸣虫,才算真正善叫的鸣虫。下边就重点介绍它们的鸣叫发声机制。
螽斯科、蟋蟀科鸣声的发声机制
螽斯、蟋蟀发声鸣叫主要靠革质前翅,在革质前翅的向上面翅根臀区,有刮片与摩擦脉末端附近的刷毛及发音镜等,在革质前翅的向下面的摩擦脉上有齿列状音锉,一般雄虫右翅覆盖在左翅上,当鸣叫时双翅升起张开,作往返摩擦运动,当双翅闭合时,右翅腹面的摩擦脉上的齿列状音锉与左翅上面的刮片、刷毛等相互刮击摩擦作用,这迅速的振动再经过共鸣室(发音镜)就构成了螽斯、蟋蟀的鸣叫声。由于蟋蟀翅上的摩擦脉的齿列密度为中部稀两端密,当蟋蟀发出不同行为声时,由于摩擦部位不同,双翅翘起的角度不同,摩擦轻重不同,故发出的音色及音量也不相同。
图1 蟋蟀类前翅发音器
A.雪白树蟋(Oeccnthus niveu.s) B.黑田蟋(Gryllus cssimilis)
1.刮器 2.音锉 3.第2肘脉(Cu2) 4.第1肘脉(Cu1) 5.中脉(M)
图2 螽斯前翅发音器
A.Neduba carinata Walker B.叉尾螽斯(Scuddera furcata Franner) 1.音锉 2.刮器 3.第1肘脉(Cu1) 4.中脉(M) 5.径脉(R) 6.亚前缘脉(Sc) 7.鼓膜
蝉的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和上述的其他鸣虫是完全不同的。它真正的发声器是两片有弹性的薄膜,叫做声鼓,位置在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它和身体里面很发达的声肌相联系,外面各有一片盖板遮没。整个发声器官的构造很复杂(图4)。器官的内部有一个比较大的空腔,叫做共振室,在鸣叫时能增加声音响亮的程度。在发声器官的稍后处,有一个很平滑的薄膜,叫做鼓膜,是蝉的听觉器官。由于这膜有些发亮,像面镜子,所以又叫做镜膜。
图3 雄蟋蟀的右前翅
图4 蝉的发声器(右面的盖板被剪去)
声鼓是一层脆韧的、稍有褶皱而向外突出的薄膜,里面连着能迅速收缩运动的声肌,周围有一个坚硬的圆环围绕着。声肌在收缩时把薄膜往里拉,薄膜便由原来突出的形状突然陷下去,它在这种迅速变形的时候便发出一次响声。这时声肌随着松弛,薄膜由于具有弹性,又迅速地恢复原来的形状,于是又发出一次响声(图5)。这种发声的方法,好像把一只空的铁皮罐头用手指不停地将罐壁交互按压和放松,因而产生一连串“轧轧”的响声。如果按压和放松的动作连续得很快,这种“轧轧”的声音便会叠合起来,成为一片声响。蝉鸣叫时能发出连续的声音便是这个道理。声肌收缩的速度和强度可以变化,声鼓薄膜振动的频率随着也可不同,所以蝉在鸣叫时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图5 蝉的发声原理(虚线表明当肌肉收缩后的情形)
蝉生长着一对似钹般的“乐器”。它的鸣声的产生,是由于体内神经输出的生物电流,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10000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出的。鸣肌伸缩的快慢与大小发生变化时,声鼓薄膜振动的频率也会随着改变。因此,蝉在鸣叫时,可以发出或高或低不同音调的声响来。
由于蝉把腹内维持生机的器官都压缩到极小的角落里,它的腹部便像小提琴琴箱那样中空。空腔能引起共鸣,从而使它的鸣声格外响亮。我国台湾有一种体长不过3厘米的蝉,其鸣声可远传二里以外。
蝉鸣,是蝉的一种有效的求偶手段。会鸣的都是雄蝉,雌蝉都不会发声。雄蝉鸣叫不消片刻,便会看到沉默的雌蝉悄然飞来,停歇在同一树枝上。然后,慢慢地移近、靠拢、交尾。
雌蝉能“听”到雄蝉爱情的呼唤,这是因为在蝉的发声器官稍后的地方,有一块很平滑、光亮的薄膜,叫镜膜。这是蝉的听觉器官。据研究者观察,蝉虽然能听到蝉鸣,但在隆隆的火药爆炸声中,却毫无惊骇之状。现在已得知,蝉的听觉器官对某些频率的声音极不敏感。
图6 蝉的鸣器
1.共鸣腔 2.发音神经 3.发音肌 4.鼓膜 5.镜膜 6.消化管
蝉的发声器外面,有一块盖板,遮盖着声鼓和鼓膜等比较脆弱的部分,起着保护作用。盖板的长短和大小依蝉的种类而有不同。例如,按身体的比例来讲,在蛁蟟中比较大,在蚱蝉中比较小。雌蝉的发声器不发达,不能发声,盖板便很小。在盖板和声鼓之间,有一个空间。在蛁蟟等种类中,这个空间和外界相联比较直接,所以在鸣叫时不必把盖板张开。在蚱蝉等种类中,这个空间和外界比较隔绝,因此在鸣叫时需要将腹部上举,使盖板下面的空间和外界相联通,声音便能充分传出去。所以蚱蝉鸣叫得越响,它的腹部耸举得就越高。
蝗虫的发声器官和上述两类昆虫不同。它们也以音锉和刮器的刮击发声,不过音锉和刮器并不在一起。有一些蝗虫,音锉生在复翅上,刮器生在后腿内侧。也有一些蝗虫,音锉生在后腿内侧,而刮器却生在复翅上。音锉或由复翅上的翅脉变成,或由后腿上的一条脊状突起,上面长着一行细钉般的齿所形成刮器。有的是后腿内侧的一条突起变成,也有的是复翅的翅脉造成的。例如飞蝗,它的音锉长在复翅上,长约1厘米,每1毫米有齿突34个左右,刮器长在后腿内侧。有一种雏蝗,音锉长在后腿内侧,1毫米中的齿突数目在27个左右,刮器长在复翅上。在飞蝗中,雄蝗的发声器官比较发达。
图7 蝗虫后足腿节的内面图
1.音刮 2.音锉一部放大
蝗虫在鸣叫的时候,一般都以前面的四条腿支持身体,把弯曲起来的后腿举起,上下很快地振动,使刮器和音锉相刮击,由此引起复翅的振动而发出鸣声。有些蝗虫在飞行时,它们的前翅和后翅的某些部分相刮击,也能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