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舞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348页(322字)
流传于淮河两岸,以怀远、凤台最为盛行,且形成风格各异的两大流派。表演时,拿岔伞的男角称“伞头”,是整个演出的指挥者。
其余男角称“鼓架子”,挎鼓或打鼓(多挎鼓而舞),能做各种动作,如跃、打、滚、翻等。
女角称“兰花”,以扇、巾等为道具,舞步轻捷欢快。
演出的程度上有灯场(由鼓架子顶着兰花绕场起舞,做出较高难度的动作);舞岔伞(文伞和武伞);引场(伞头引鼓架子和兰花出场);大场;花场;盘鼓(地盘鼓、中盘鼓、上盘鼓);后场(一般是小型歌舞剧)。伴奏乐器主要是花鼓、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其音乐俗称花鼓点。现在有的花鼓灯已搬上舞台,也有以此形式演出的大型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