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138页(802字)
民间国际科技活动同政府渠道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中国科协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学会和基层科协为依托。至1994年初,中国科协已有165个全国性学会,各省、市都有地方学会,还有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普组织,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系统。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各级科协和学会与国外对口组织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他们并依靠他们开展国际活动,事半而功倍。
二、跨部门、跨学科。学会是按学科建立的,会员来自各单位,是跨部门的学术组织。
科协是学会的联合组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学科相互渗透,需要开展跨部门、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科协承担这类任务,就显得比较客观、超脱,避免本位主义作祟。
三、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方式灵活。既有高层次的中国科协和全国性学会同国外对应机构间的合作,又有科学家个人之间的交往;既有按协议计划开展的项目,也有双方临时商定的活动;既有开展合作研究等深入形式的长期合作项目,也有参加学术会议一类短期的活动。根据需要和主、客观条件,物色合适的合作对象,灵活地开展活动。
四、人员精干,针对性强,见效较快。交流活动大多数是围绕具体的科研课题或技术问题来进行的,提出的项目往往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我方参与人员精明能干,都是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方合作单位和人员也对口。因而见效较快。
五、多数情况下以个人身份开展活动。国外科技人员重视个人之间的情谊。
全国性学会和省一级学会拥有数百万会员,他们与国外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并已建立起友谊。通过个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