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伽顿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74页(1563字)

【生卒】:1893—1970

波兰哲学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理论家。

早年曾先后就学于卢瓦、哥廷根和弗莱堡大学,拜师于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门下,与萨特一起同是胡塞尔的研究生。曾在卢瓦和克拉科大学讲授哲学,并进行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

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哲学问题,之所以研究文学作品,是因为他觉得文学作品能为其哲学研究提供最完美的研究对象,“其纯粹的意向性是确切无疑的。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研究纯粹意向性对象的存在方式的基本结构”。他确实是通过研究文学作品来讨论哲学问题。主要论着有《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论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艺术本体论研究》(1962)、《经验、艺术作品与价值》(1969)、《文学的对象和任务》(1976)等。

作为阅读现象学理论的开拓者,他早年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集中表达了他的现象学美学的王要观点。此作副标题为《本体论,逻辑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缘研究》,是用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学本体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纯粹的意向性的、受外界支配的对象,它既非一种具有决定性的真实的“现存的实体”,也非一种理想的自足性的“理念的实体”,它不能独立存在,靠它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活动程度而存在,即依赖于作家的意图和读者的“具体化”阅读而存在,即它在本质上是指向不同的经验历史和不同的精神主体的,是一种意向性客体。为深入阐述文学作品的本质,他将文学作品视为一种包括四个不同层次的“多层次的结构”整体:第一个层次是文学作品的“语音”和建立在语音之上的语音系统,它不是指具体的发音而是指声音构成所包含的意义以及韵律、韵脚、音步、声型等包含的种种特殊美学效果的潜能。第二个层次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单元”,它包括作品中所有单词、句子和复合句所构成的意义系统,同时还包括文体风格、个性等各种属性,并形成作家描绘的一个自足的世界。以上两个层次主要是依作者而存在的本体构成。

而从第三个层次开始,文学作品将更多地是依赖读者而存在。他把文学作品的第三个层次定为“再现的客体层”,这是指通过读者的阅读、体验而再现出来的一个艺术性世界或一个意向性客体。它受制于文学作品的字、词、句的构成,同时又依赖于读者的意识而浮现出来,是读者意识受作品的语音和辞义所牵引而产生的一种意向性客体。第四个层次是“图式化观相”,它主要指文学作品具有的以上三个层次组成的一种“图式结构”,它不像一个具体真实的事物那样具有清晰明了的、普遍的完全确定性,而是显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和未定点,即“我们无法说出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客观的场景是否具有某属性”。

这些未定点、空隙或文本中的图式化环节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填补,他把这种行动称为“具体化”。这种填补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材料,通过创造性想象对文学作品不确定之处进行的介入和创造,他称其为“投射”。由于具体化过程明显是读者个人的活动,因此,通过这种具体化而形成的各种图景自然是纷繁多样的,他称其为“具体化形态”;它既不是对作品的一种理解,又不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状态,而是在文学作品的稳态结构或者说图式结构基础之上经过理解和填补而实现的创造性的审美客体。在剖析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他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每个层次都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属性”,只有将作品全部审美属性综合起来构成一种“复调和声”时,文学作品才能真正以审美客体显现出来。

他以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来阐述文学作品的本质问题,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反过来论证了他的现象学观点。他对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分析影响了韦勒克和新批评派;他对阅读现象学的阐述和提出文学作品客观存在着大量空白、间隙和未定点等观点,又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后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

上一篇:埃德施米特 下一篇:艺术的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