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71页(1068字)
【生卒】: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学贯中西,又曾学习医学,对心理学涉猎较早。许多作品,显示了对现代心理学的深刻理解,对人的心理、灵魂、生命的敏锐把握。历史小说《补天》运用弗洛伊德性苦闷的升华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狂人日记》形象准确地表达了精神受虐狂的种种心理状态(情绪的焦灼、疑虑,想象突兀,联想荒诞等);《肥皂》传神地刻画了被潜意识控制的言语、动作、表情和行为;《白光》细致描绘了妄想狂的心理言行特征;《弟兄》精彩地表现了梦与潜意识的关系。在大量文艺性的随笔、书评、文评中,对创作、鉴赏、作品的心理等方面都有论述和涉及,包含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艺心理学认识。在创作心理方面有:①重视亲身体验,但不主张诸事亲历;强调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只要合乎人情常理。②认为作家主体情绪的记忆和感情的负载是创作的根源和动机。③对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进行了体察与总结。
认为创作心理的几个阶段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出关的“关”》),又说:“不过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困难,就是令人难以放下笔。
一气写下去,这人物就逐渐活动起来,尽了他的任务。但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许久再来写,性格也就变了样,情景也会和先前预想的不同起来。”(《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提出了创作中形象思维的连贯性。
④在诗歌创作中,强调幻想、想象的创造作用。认为诗人需要丰富而博大的感情,“诗人”应“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又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
在审美与欣赏心理方面,明确指出审美心理的主观性和鉴赏的相对性:“然而我又想,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那么,这一篇在毫无我们的传统思想的俄国读者眼中,也许又会照见别样的情景的罢。”(《俄译本〈阿Q正传〉序》),“《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洞花主〉小引》)。重视通过人物语言、语气暗示人物心理,引起读者想象的艺术方法。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就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穷人〉小引》)。
此外,作为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创建的拓荒者,鲁迅还于1924年及其后,翻译了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文艺心理学着作《苦闷的象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