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接受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74页(958字)
又称“纵向接受”或“历时性接受”。
接受美学术语,与“水平接受”相对。指从历史纵向延续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和接受状况。它最初由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创始人、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姚斯提出。1967年,姚斯在接受美学学派的宣言、着名论文《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中指出,传统文学史忽视了文学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因素——读者,认为“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视野”;文学史实际上是作家、作品、读者的关系史和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由这一基本论点出发,姚斯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只分别强调了文学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只分别强调了文学接受的水平方面和垂直方面,导致一种二元对立。
姚斯进而主张将二者统一起来,既要重视文学的水平接受,又要重视文学的垂直接受;既要重视文学的美学价值,又要重视文学的历史价值。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其对文学作品的期望水准是不同的,变化的,一部文学作品的含义不可能被一个时代的读者全部接受和发现,只有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不同时代的读者逐渐接受和发现;《包法利夫人》应该有其发展的历史,它的历史就是在不同时代的读者那里被发现和接受的历史。
正如姚斯所强调指出的:“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美学价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证实。
”不同时代的读者之所以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常常不同,原因在于读者对文本在内容上和美学上的“潜藏意义”的逐步发现。姚斯还指出,要从与古希腊文艺的历史联系中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从与巴洛克诗歌的历史联系中理解马拉美及其象征主义流派的诗歌;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历史性变化,使得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塞万提斯、莫里哀、福楼拜的接受状况有所变化。
这是因为“一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在其初次显现的视野中不可能被立即感知到。……一部作品实际上的首次感知与潜藏意义之间的距离,或易言之,新作品与其第一个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在第一视野中不断消化那些没有预料的、出乎寻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