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心源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33页(896字)

唐代张璪提出的文艺创作心理学理论。

语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

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所谓“外师造化”,是指文艺创作归根到底是对客观现实的折射和反映。这里的“造化”既指大自然,又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含义。艺术家只有全身心投入“造化”之中,才能激发强烈的创作激情和冲动,创作的文艺作品也才能根深叶茂,膏沃光晔。值得注意的是,“师造化”不是重现自然、照搬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师”则透露出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所谓“中得心源”,是指文艺创作必须由作家的五官感受进入到心灵体验。

五官感受是“造化”客体进入审美主体的门户,舍此,艺术创作就难以进行。但是,作家不能仅让物象停留在五官感触的层次,还必须进一步使物象与主体的心灵相融,这是因为美的艺术境界诞生于最充沛、最自由的心源之中。张璪之所以能画出“万物之情性”,就因为他能做到“物在灵府,不在耳目”(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

艺术家对“造化”的师法或许可能相同,而所得“心源”却绝不会相同,这是因为艺术家各自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能赋予审美物象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展开独特的艺术想象,最终必然形成一个能揭示对象之精神、体现主体之生命的崭新的艺术世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艺术创造中不可或缺的主、客观条件,但二者的关系不是完全平等的。

“外师造化”是基础、是前提,是艺术创作的必备条件;但仅有这个条件并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必须由外到内、由物入心,进一步做到“中得心源”,充分发挥主体心灵的能动作用,以心融物,以主统客,才能创造出形神统一、情景交契、韵味悠长的艺术境界。

心物关系的探讨并不始于张璪,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就曾说过:“学穷性表,心师造化”,宗炳也提出“应目会心”(《画山水序》)的命题,但多侧重于客体对象和作品内容。

“造化心源”说在强调主、客体有机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了主体心灵的能动作用,把艺术思维中的情感、想象提到关系艺术创造成败的重要地位,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率志委和说 下一篇:情志合一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