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4页(483字)
中国古代论述审美心理的术语。
汉末时,人物品藻成为时代的主要文化内容,刘劭着《人物志》,对此有丰富记载。到了两晋南北朝此风更炽,《世说新语》记载,当时士人相聚,每喜品评人物,往往一两句精彩的品题之语会广为传诵。同时,人物品藻直接影响艺术批评,出现了许多品艺着作,如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庾肩吾的《书品》、钟嵘的《诗品》等。论人评艺重“品”之风气,促进了当时美学风气的转换。除了形成一种艺术批评风习之外,还深化了艺术审美心理思想。首先,指品评人物或艺术时多重外在风韵。如“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岩岩如壁立千仞”、“森森如千丈之松”、“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给人一种飘渺不尽,韵味无穷的感觉,给读者留下巨大的回味空间。其次,“品”是给艺术品或人物标品第,但其依据却是品味,因此,“品”在当时意思与“悟”颇相通,它是一种艺术化的审美把握形式。
品人或品艺中人们所注意的是自己的体验,高明的“品题”之语,要求品评者有细腻的感受过程和高明的感悟能力。可见,品藻人物或艺术中包容着丰富的审美心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