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95页(994字)

电影理论论着。作者米特里。全书两卷,出版于1963年。第一卷是结构篇,探讨了电影表现手段中最基本、最稳定的特点;分析了作为电影语言的镜头安排、矩形银幕的作用、被表现物与再现物象的对偶性、观众“参与”的确切状况、视觉“节奏”的特性等等。第二卷是形式篇,论述了各类电影如现代电影、写实主义电影、非写实主义电影、初期电影等等的各种镜头、某些对影片整体起特殊作用的电影元素(有声语言、音乐、色彩),以及电影与小说、戏剧这两门艺术之间的特殊关系等等。作者运用心理学原理去研究电影美学,认为每种电影元素都有相应的感知活动。如全景镜头,它包含的是逻辑性信息,不含情感因素,这就造成一定的间离效果,观众的参与是理性的;由于它主要表现的是运动关系,故感知的侧重点在于理解。特写镜头总是按适当的节奏对比连接起来的不同画面,包含着激情,观众的参与是感性的,其智力活动的特点是分析。摄影机的移动则符合人的视觉注意力的运动性。又如电影音乐,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伴奏可造成有利于从心理上接受一部影片的听觉环境,使观众适应并沉醉于一个梦幻的世界。还有彩色,电影中的彩色永远是“某物”的彩色,它只能是为影片基本结构附加含义的刺激源;而脱离有机整体的彩色处理,为艺术而艺术地玩弄彩色只能造成感觉的分裂。该书还从心理学角度解说镜头组接和蒙太奇。指出人们通过注意力的连续变动,将非连续的客观表象组织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景象;电影镜头通过简单的组接便造成了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概念。但这虚构出来的时空连续体毕竟是想象的产物,由于心理的功能,只要符合整体性原则,电影世界的景象就不是散乱的,这样的蒙太奇也是合理的。他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蒙太奇派与长镜头派,这两种派别的影片造成两种观众的参与:蒙太奇影片左右观众时,观众的参与是紧张的,但可能是被动的接受,影片往往只是激发观众的情绪;反之,当更宽阔、更深远的视域展示在观众面前时,它只要求观众的注意力,这纯真如实的整体包含着现实的无限多义性,也就造成一种强烈的间离效果。他认为蒙太奇和长镜头之争是修辞学之争,不是美学之争。于是,他确定了自己电影美学理论认识的三个层次:影像——符号——艺术。他认为影像是第一层次;影像按特定的规则结构为画面,成为符号意义的语言;而想象的创造力可使这种语言成为艺术,这种电影的意是他美学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上一篇:电影的本性 下一篇:米特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