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83页(829字)

【生卒】:1898—1956

德国戏剧理论家。1922年他的第三部剧本《都市丛林》获“克莱斯特奖”,次年即因此被聘为明兴剧院的导演兼剧评家。1924年又被柏林德意志剧院聘为戏剧顾问。随后他开始研究克思主义,并创作了多部被称为“教育剧”的戏剧:《三分钱歌剧》(1928)、《例外与常规》(1930)、据高尔基小说改编的《母亲》(1931)等。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迫害进步作家,他挈妇携孥在欧美各国流亡了十五年,创作了《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1935-1938)、《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1939)、《伽利略传》(1938-1947)、《四川一好人》(1939-1941)。1948年秋他回到东德,1950年创建柏林剧院,出任导演,并对自己的史戏剧理论进行总结和实践。其作品除上述一些代表性剧本外,还有理论论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1936)、《论实验戏剧》(1939)、《表演艺术新技巧》(1940)、《戏剧小工具篇》(1948)、《戏剧小工具篇补遗》(1952-1954)等。他在长期创作和导演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戏剧体系,被誉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兰芳等并列的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他的体系包含着叙事体戏剧理论和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表演方法。他强调戏剧应重视唤起观众的理性,有意识地在演员与观众之间造成感情上的距离,使观众在欣赏戏剧时能理智地进行思考和判断。他倡导的叙事体戏剧即史诗戏剧,认为它适合20世纪人类生活和精神的特点。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三一律”,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精神世界,让观众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体系化了的戏剧理论立足于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积极作用,其间离效果论的提出,对文艺心理学的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