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思感思取思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87页(543字)
简称“三思”或“三格”,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心理学术语。它描述了艺术构思三种不同的境况。语见唐代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这里的“思”,主要是指艺术构思,又兼有主体心思或思维的含意。所谓“生思”,指艺术构思的启动或主体情思的生发。王昌龄认为,它们难以力强而至,任意为之,必须通过艺术想象的腾跃,由外物的偶然刺激而激活心中的表象,心与境通,形成意象。这是一种苦思不得,偶然得之的境况。所谓“感思”,指创造主体或有感于物,或触景生情,感而生思。这是一种由外物与内心感应,生发情思,启动构思的情境。所谓“取思”,指创造主体在“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的基础上,引发心思,进入心思与物象神会、心思与外境互渗的主客化一、心物交融的构思境界。这是一种较为自觉的构思方法和较为自由的思维状态,它标志着主观心思与客观物象的彼此沟通、相互契合,孕育了文章或作品的雏形。生思、感思、取思对构思的生成、思维的展开,作了生动的描述,强调的关键是有感于物,心入于境,从而达到心物相感,心物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