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义骋情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85页(619字)

中国古代关于创作发生的一种理论。南朝钟嵘提出。语见《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的“展义骋情说”,旨在探讨创作发生的根源,其中涉及的文艺心理思想主要为:①指出自然万物和社会现象是创作心理产生的两个重要来源。自然万物可以感发心灵,激发创作构思,像上文所说的“四候感诸诗”之例。钟嵘还将社会现象也作为感发人的重要契机,如离情别绪、仕途恩宠、战场硝烟等人生社会的一切都可感诸心、形诸文。②提出了不平出诗的观点。钟嵘沿续了司迁的“发愤着书”说,强调情感郁结对作家心灵的巨大撞击作用。并从“兴观群怨”的儒家诗学出发,提出心灵失衡可引发创作主体诗心的理论。他认为,不仅人的寂寞、义愤、失意等能感荡心灵,而且像“嘉会”这种融融之乐也可以感荡心灵;这不仅强调了“怨”的一面,又强调了“群”的一面,在钟嵘看来,外在事物或给人带来欢乐,或给人带来愤怒忧伤,均可打破心灵的原有平衡,创作欲望在心理失衡中鼓荡,其后“展义骋情”,发而为诗。钟嵘的“展义骋情说”是在“心物感应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贵的是他更强调社会现象感发心灵的作用。

上一篇:直寻 下一篇:穷情写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