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20页(893字)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关于加强主体人格修养的学说。出自《孟子·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麕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所谓“养气”,就是讲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必须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按照儒家的仁义道德标准加强人格的自我完善,(“配义与道”)从而培养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有了辨别言辞的能力,即达到“知言”。这样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就可以避免“麕辞”、“淫辞”、“邪辞”、“遁辞”这类错误的言辞,写出的文章才具有充实美。孟子所说的“知言养气”,还指出了气与言,即作家的身心修养与文学的关系。孟子这里所说的“气”,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修养境界。这种修养固然来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表现却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这是一个包括作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注意、记忆、直觉、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同时包括了认识的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心理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主体的定势因素和动势因素在内的心理活动过程。曹丕的《典论·论文》从文艺心理学方面明确指出:“文以气为主。”刘勰发挥了孟子、曹丕等人的思想,在《文心雕·养气》中提出文艺心理学上的“养气”理论,指出:“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思有利钝,时有通塞……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涉及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如何调节创作主体的生理、心理机制等问题。养气说无论作为哲学范畴还是作为一个文艺学范畴,其本身就带有浓重的心理学色彩,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主体精神的强调相联系。鲜明地代表了一种积极肯定个体人格的自由的力量。此后,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方孝孺的“气畅辞达”说等,都是对“养气”说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篇:兴观群怨说 下一篇:心斋坐忘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