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分析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经济师实用手册工业企业分册》第297页(1704字)
是运用各种经济指标和核算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的管理工作。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了解过去、预测未来、控制现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
(1)产品分析。包括:①竞争能力分析,比较产品的价格、成本、质量、服务、信誉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替代品的发展趋势;②产品销售趋势及寿命周期阶段分析;③市场容量及市场占有率分析,即市场对该产品的总需求量及本企业产品销售在该种产品全部市场销售的比重;④经营实力分析,包括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及产品获利能力的分析。产品获利能力可以用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来表示。
(2)市场分析。包括企业产品的市场面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有关市场竞争情况;各类用户的变动情况、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程度;扩大服务面、开辟新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可能性。
(3)生产分析。包括生产进度、均衡性及品种、质量、产量、产值等生产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
(4)消耗分析。包括:①劳动分析:劳动组织、劳动力配备、职业培训、工时消耗及利用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等;②设备分析:各类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利用、检修及更新改造情况;③物资分析: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消耗及储备情况;④成本分析:全部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和可比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各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等。
(5)资金分析。包括储存控制分析、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占用或利用情况分析、专项资金(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措施、技术引进、新产品试制等)使用效果分析。
(6)效益分析。包括产品销售情况(收入增减、业务开展、费用支出等)、销售利润完成情况;利税增长情况以及各种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完成情况。
2.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如表10-5)。大、中型企业可建立厂部、车间、班组三级分析制度,在小型企业可以一级分析亦可采取厂部和班组两级分析制度。①“厂级分析”,由各职能部门分工进行,计划、财务部门综合汇总。②“车间分析”是由车间职能组(员)分工进行,计划或成本核算人员综合汇总。③“班组分析”是由班组内工人或管理人员分工进行,班组长或核算员综合汇总。
表10-5 经济活动分析形式
企业各级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由各级行政负责人主持,同时建立相应的群众分析网络和与企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责任制度。
3.经济活动分析的一般程序有:①确定分析课题,提出分析对象和范围;②搜集资料、调查情况;③对比分析,揭露矛盾;④分析原因,抓住关键;⑤提出措施,改善经营。
4.经济活动分析的常用方法
(1)对比法。对比对象有:实际与计划、本期与前期、期末与期初、本期与上年同期、本期与历史最好水平、本企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等等,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再分析原因,提出措施。
(2)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和改进措施。具体有:①连锁替代法,即将影响指标的几个相关因素合理排列,以一因素为可变,视其他各因素为不变,计划其对指标影响程度;然后逐个替代,比较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的大小;②差额计算法,即以各因素的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额,确定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③比率分析法,即计算指标各因素之间或各指标之间的比率,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