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骨科急诊手册

肱骨髁上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骨科急诊手册》第83页(1207字)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多发年龄为5~12岁,有时可有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及分类

肱骨髁上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所致。根据骨折两端的关系,通常将其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两种:

1.伸直型 此型多见,跌倒时肘关节半屈位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致肱骨髁上部骨折,骨折线由后上至前下斜形经过。又可由骨折远端桡侧移位或尺侧移位分为桡偏型及尺偏型。

2.屈曲型 此型较少见,多系肘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致髁上骨折,骨折线自前上方斜向下方。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较容易,伤后肘关节肿胀、疼痛,肘关节功能障碍,髁上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骨擦感和反常活动。肘关节骨性标志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关节正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的程度。同时应常规检查有无肱动脉、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尺神经损伤。

(三)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后侧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位3周。

(2)有明显移位骨折,应尽早施行闭合复位,复位时应先纠正旋转移位再矫正侧方移位,最后矫正前后移位。对尺偏型矫正时保持轻度桡偏,以防肘内翻发生。

(3)伸直型骨折复位满意后应用后侧石膏托固定于适当的屈肘位,一般采取60°~90°左右的屈曲位,但以不致使桡动脉减弱为准。2周后换石膏托固定肘于钝角位,3周后拆除石膏练习活动。屈曲型骨折则于伸肘位牵引整复并固定于伸肘位2周,其后再屈曲伤肘至90°,并用石膏托继续固定3周。

(4)对伸直型骨折高位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是肘疼痛和手指主动、被动活动,若疼痛加剧,疑有前臂缺血表现者,应放松屈肘角度。一旦有前臂骨筋膜综合征表现,应及时行筋膜室减压,并骨折固定。

(5)手术治疗:对开放性骨折、断端间夹有软组织影响复位或合并有血管损伤时,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3周。

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引起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和肘内翻畸形,神经损伤以正中神经为最多,但多为挫伤。3个月内无恢复可能为神经断裂,应行手术探查。肘内翻畸形轻度无需处理,畸形明显可于14岁后行髁上楔形截骨矫正术。

上一篇:肱骨干骨折 下一篇:肱骨髁间骨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