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骨科急诊手册》第5页(970字)
1.髋关节
(1)望诊:观察步态(有无跛行、摇摆、鸭步)、畸形(屈曲、短缩、内收、外展及旋转畸形),有无瘢痕、瘘管。
(2)触诊:有无压痛,内收肌有无痉挛,有无包块,若在大粗隆部触及肌腱弹跳,为弹响髋。
(3)动诊:髋、膝伸直,即为髋的中立位,髋的正常活动范围:屈曲140°,过伸10°,内收20°~30°,外展30°~45°,外旋30°~40°,内旋40°~50°,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滚动试验,“4”字试验,Thomas征等。
(4)量诊:常用测定股骨大转子向上移位的方法有Shoemaker征,Nelaton线、Bryant三角。
2.膝关节
(1)望诊:观察有无肿胀,股四头肌萎缩,膝内、外翻,反屈畸形等。
(2)触诊:有无压痛,骨擦感,浮髌征,皮温是否正常,有无包块。
(3)动诊:膝伸直为中立位0°,它的正常活动范围是:0°(伸)~135°(屈),过伸10°左右,屈膝90°时,可内旋10°,外旋20°。
(4)量诊:伸膝时,髂前上棘、髌骨中点及足第1、2趾蹼间三点成一直线,称下肢力线,力线不正常见于膝内、外翻。
3.踝部和足
(1)望诊:足常见畸形有:扁平足、内翻足、外翻足、马蹄足、马蹄内翻足、马蹄外翻足、跟行足、仰趾足、高弓足、多趾、拇外翻等。
(2)触诊:检查压痛点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跖骨头压痛为跖痛症,足跟压痛为跟痛症,多为骨刺或跖筋膜炎。
(3)动诊:踝关节中立位是足的外缘和小腿垂直,活动范围:背伸20°~30°,跖屈(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