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戒甫
【介绍】:
中国现代名辩学家。原名作民,字介夫,曾用名石奇。1928年后任武汉大学教授,讲授诸子概论、诸子专书研究、形名学等。1938年后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之江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的教授或系主任。毕生研究先秦诸子、楚词和西周金文,尤其对名家和墨家思想有精细的研究。著有《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墨辩发微》、《墨经分类译注》、《庄子天下篇校释》等。前两本为他研究中国古代名辩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逻辑史界有一定的影响。《公孙龙子形名发微》,195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形名家并非名家,公孙龙等是形名家,墨家则是名家。“形名家只认有物的‘形’,……然则‘实’这个东西终于不可捉摸,只好归到形和名罢了。”书中阐述了形名学派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和名家(墨家)的辩驳,收集了有关公孙龙的重要历史资料,对《公孙龙子》一书作了详细的校注。
《墨辩发微》是作者几十年研究墨学、特别是墨家辩学的重要专著,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被认为是《公孙龙子形名发微》的姊妹篇,也是对三种逻辑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的著作。全书分三编:第一编论证墨辩正名及名墨的参同;第二编校释《墨辩》六篇,对书中涉及的辩学理论、论辩方法和自然科学内容都作了相当深入的探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第三编阐明墨辩轨范和论式源流,作者将墨辩方式与印度因明、西方逻辑作了对比研究,认为《墨辩》中所用故、理、类的三物论式,相当于因明的宗(辞)、因(故)、喻体(理)、喻依(类)的之支论式,或西方逻辑的大前提(理)、小前提(故)、结论(辞)的三段论式。这一见解得到不少学者的肯定。作者还认为,《墨辩》中所用的具体论式还有四物式(辞、故、推、辟)或六物式(辞、故、推、辟、侔、援)等,但这种见解很难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作者提出了以《小取》为纲探索墨辩逻辑体系的新结构,认为“辩”可分为“学”(关于“辩”的目的和作用)和“术”(关于“辩”的根据和方法)两部分,“学”和“术”又各有“体”和“用”两部分,再加体用结合之总结(有关“辩”的规则)。这些都为作者所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