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绿皮火车去相爱
11月,连江南也变得层林尽染的时节,我结识了本地的一个“绿皮小火车俱乐部”,成员都是城市里普普通通的男女,他们有些人干着机务段检修、高铁研发、冻土层筑路科研等原本与火车搭点边的职业,还有很多人纯粹是为了深爱小绿皮火车而来。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这个“绿皮小火车俱乐部”可能是全中国成就情侣和夫妻比例最高的小团体。核心成员不过三四十人,近年来恋爱成婚的倒有7对!有好多对情侣干脆是裸婚。没房没车,姑娘退了自己租的房子,与男友换租一套远远听得见火车鸣笛的房子,就领证结了婚。这件事让我大吃一惊——这种婚恋方式,在当今可真是稀罕啊。在大家都在晒钻戒、晒婚纱、晒欧洲古堡婚礼的时候,有人晒了几个老式火车头,晒了一捧野花,晒了从车窗里被风吹得凌乱的笑靥,就结婚了。
裸婚的姑娘小顾说:“习惯坐着绿皮火车去拍照、去旅行的男人,至少没有把人生的目标都换算成钱。他至少像个少年一样对远方有憧憬,有旁枝斜出的、不切实际的梦想,至少对美很敏感。我以前也相过亲、谈過恋爱,我觉得很多男生还没到中年就已经成为油腻男。因为他那一套夸夸其谈都是在炫耀,在世俗的成功道路上走得有多远。可我想,要是跟一个对美都不敏感的人在一起,就算住在皇宫里,这一辈子能有多乏味?”
没错,如果男人只想追逐速度与光鲜,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都交付了成功学,他是不会乘着绿皮火车来追逐美景的。车窗外成片成片被金色朝阳镀亮的白桦林,有什么用处?小车站上开满的野菊花与包着头巾的妇女,对过客而言有什么用处?临时停车时,车窗外的粉墙黛瓦以及一株祖爷爷辈的银杏树,在你眼中又有什么意义……
能在这种车上挑伴侣的女人,也是有精神需求的人。她根本不在乎相识3周年的时候,晒出的感情凭证是一沓车票,大面额的只有200多元,小面额的只有8。5元;她也不在乎为了陪心爱的人拍摄山里的日出,凌晨4点裹着军大衣哆哆嗦嗦上火车;她更不在乎在别的女子晒宝马、晒名包的时候,自己只晒列车员续茶用的裹着棉毯的大茶壶,只晒火车茶几上新买的玉米棒和喜气洋洋的辣椒串,晒一搪瓷缸子北方小站上的胡辣汤。
他们能在老式小火车上相识、相恋,就说明这种经常昼伏夜出的小火车、这种越来越稀少的小火车,给了他们一个别样的契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人。
这就是追火车的男人能把日子过出光影与声色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小顾姑娘看得真真的。
她的老公小周,就是一名园林景观设计师,上了火车,必定会给她带3样东西:腰枕、茶巾和搪瓷缸子。这3样东西,坐过那种老式绿皮火车的长椅就知道有多必要——绿皮火车可不像后来的动车高铁一样有舒适的航空椅,它的椅面与椅背呈笔直的90度夹角,坐久了会腰酸背痛,所以一个弹性十足的腰枕,完全证实了小周的观察力。绿皮火车的茶几包着铝制边框,冬天摸上去冰凉,铺上一小块厚实的茶巾,切面包也好、泡咖啡也好、剥橘子也好、看书也好,就多了一层舒适温暖。小周自己买了零头布,托妈妈手缝成茶巾,每一次拿出来的茶巾颜色都不一样。他知道小顾是拍照狂,总是先偷瞄她正在读的书,正在记的手账,他准备的茶巾颜色质感,与小顾手边的“旅途伴侣”极为和谐。至于搪瓷缸子,在绿皮火车上简直是万能伙伴,小顾拿它装过茶水、插过野花、洗过浆果、盛过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当然,打动她的还不止这老三样,每次出行,小周的镜头里都有她。
在这群绿皮火车爱好者身上,我意外见识了爱与亲情本来的模样,它不附加多少物质条件,只是提供了识人、体谅人又赞赏人的绚烂瞬间。